大清康熙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奇爾泊前線。
一輛輛望杆車在剛剛佈陣完畢,正在構築工事的清軍陣後豎起了望鬥。由於布林尼——吳應麒聯軍比康熙的大軍早到了三天,所以他們已經提前佔據了有利地形。因此康熙皇帝的七萬大軍就只能在平坦的低地步陣,下面的管軍大臣、都統、副都統們,就只能藉助望杆車獲得一點高度,以窺視對方的硬寨堅陣了。
黃色的龍旗之下,大清皇帝康麻子已經披掛整齊,拿著一支製作的特別精良的千里鏡,掃視著對面腦包山高地上和奇爾泊湖邊的兩處敵軍陣線。
依著腦包佈陣的是布林尼的蒙古軍隊,遠遠的可以看到在腦包山的一處山峰上,象徵著蒙古大汗的九遊黑纛被高高立起,散發著讓人窒息的殺氣。
再往低處看看,就能發現依著腦包山東麓山坡佈置的一處處駝陣。
布林尼的駝陣並不是一大圈,而是一個個獨立的小圈,不僅有被放倒的駱駝,還有一些蒙古兵在挖土堆草包。
康熙讚賞地點點頭,這個辦法挺好的。這種小圈駝陣比大圈駝陣要靈活得多,而且不容易被火箭炮擊中,即便被火炮打著了,最多隻是其中的一些小陣崩潰,不大會發生全線崩潰。。另外,還可以把子母炮和威遠將軍炮擺進這些位於前沿的小駝陣之中,形成前沿火力點......康學霸覺得自己又學到東西了!
駝陣後面,則是一群群的蒙古火槍兵和騎兵。布林尼的火槍兵和騎兵是“夾花”佈置的,這樣就能互相掩護著行動,甚至有可能有騎兵帶著火槍兵行動......這也是個挺不錯的辦法。
康熙再挪動千里鏡往上看,看見的就是大片的樹林了,林子裡面似乎還伏著兵馬,想仔細看看卻看不清了。
於是他又轉動千里鏡, 對準了腦包山北面的奇爾泊陣地。
奇爾泊是一片三角形的湖泊,正好塞在一個十字路口上, 向東可以到張家口, 向南可以到大同, 向西可以通庫庫和屯,向北則是浩瀚的漠南大草原。
康熙的大營現在就紮在奇爾泊東面的代青山和老爺廟山之間, 堵著一個七八里寬的山口,入了這處山口,就是一條從群山之間透過, 直往張家口去的山路了。
而在清軍大營的西面,緊挨著奇爾泊和腦兒山佈陣的就是吳應麒的車堡群了——吳應麒的車堡也不是一整個好似城垣一樣的大型車堡,而是一個個的小堡,依託著樹林、土丘、河道進行佈署。車堡後方,才是吳應麒的大軍的主陣地。康熙透過千里鏡又仔細觀察了一會兒, 發現那些縮在車堡後面的吳家軍官兵也正忙著挖土堆壕, 構築工事。
康熙現在也算是久經戰陣了, 一番觀察之後, 已經明白了布林尼和吳應麒的心思。這兩人大約也知道自己的火力不足,所以才想著用車堡、駝陣、壕溝、壁壘來和自己打呆仗。
而大清現在是多路受敵, 如果不能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擊潰其中的一路兩路, 長久拖延下去,那是一定會完蛋的。
不過康熙這個時候卻胸有成竹,因為他已經知道敵人最大的軟肋在哪裡了!
想到這裡, 他扭頭看了眼穿上了一身黃麻馬褂, 騎著一匹蒙古駿馬, 裝成侍衛和自己一塊兒來奇爾泊前線的孔四貞。
吳家的這兩兄弟明明拿了袁尚、袁譚的本子還不自知, 一個妄想當週天子,搞五路伐清, 同時又和大清朝暗通款曲想兵不血刃的坑死吳應麒, 還想用吳應麒消耗大清的實力......這謀略倒是比他老子吳三桂厲害,可惜這心術比他老子還邪。
那孔四貞看著也挺機靈的,居然會死心塌地跟著這樣的奸人,難道就是為了一個貴妃的名分?還是他倆早就有一腿?
想到這裡,康熙皇帝就用漢語喊了一聲:“孔貴妃,跟朕來一下。”
說著話, 康熙就讓揮揮手, 讓侍衛放下望鬥, 然後在小桂子和多隆的攙扶下從望鬥裡出來, 又上了一匹高頭大馬, 向著己方大陣後面的大營飛奔而去。
多隆趕緊帶著一隊黃馬褂跟上,而小桂子公公也上了一匹戰馬,到了孔四貞跟前,笑吟吟道:“貴妃娘娘,皇上請您過去伺候!”
伺候?
孔四貞已經被康熙和小桂子的話給驚呆了,她的確是貴妃娘娘,伺候皇上是應該的。但她的皇上不是康熙,是吳應熊啊!她現在是奉了吳應熊的秘旨到利用自己和布木布泰的特殊關係到康熙軍中當“觀察員”的,不是來伺候康熙的。
而且康熙今年才二十多歲,孔四貞已經四十多歲了......她倆兒子都已經娶妻生子好多年,她就是當祖母的人了,就算身材保持得很好,但是容顏還是保不住,卸了狀她都不敢照鏡子了。
康熙怎麼可能看上她?
看見孔四貞在發愣,小桂子公公就笑道:“貴妃娘娘......皇上這回不是沒帶後宮女子嗎?您就伺候一回吧,這也是您的福分啊!加上咱這位康熙爺,您都已經伺候過三位天子了吧?”
孔四貞沒好氣兒地瞪了小桂子公公一眼,但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打馬調頭,也往後方大營當中康熙居住的大帳而去。沒一會兒就已經到了一頂金頂大帳外面,孔四貞從馬背上下來,似乎猶豫了一下,小桂子公公已經拍馬趕到了。
看見孔四貞站在大帳外面猶豫,小桂子公公就催促了一聲:“貴妃娘娘,您還猶豫什麼?快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