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566章 巴圖魯,勇敢點,去偷襲!(求訂閱,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6章 巴圖魯,勇敢點,去偷襲!(求訂閱,求月票) (1 / 2)

天色越來越暗,天空已經變成了灰中帶黑的顏色,厚厚的雲層壓在登州府的上空,遮住了日月星辰,飛飛揚揚的雪花,如鵝毛一般飄落下來,沒有半點停歇的意思。

這可是個要凍死人的冬日啊!

登州外城的大東門城樓上,雪花早就積了厚厚的一層。但是進出城門的大路上,卻沒有雪花積起來,倒是被不斷湧入的難民們踩得跟爛泥塘似的。

這麼大的雪,這麼冷的天,這麼爛的路,卻絲毫都擋不住大明登州府下蓬萊、福山、寧海、榮成等三縣一州,甚至是“清屬登州”的百姓湧入登州外城的步伐......因為登州這裡的百姓都知道清妖殘暴、天王仁義!

朱和墭的那個“老豆”朱天王顯然是個世間少有的仁君了,登州三縣一州的田稅定得極低,比朱和墭治下的東南六省低得多,一畝之田種上一年只需要交幾斤麥子,幾乎就是沒有啊!

另外,朱天王也不跟底下人派徭役,也沒有免役錢一說。等於給三縣一州的百姓集體免了徭役!

除了薄賦免役之外,登州三縣一州的地方官吏也不敢額外攤派徵收......朱天王眼皮底下,誰敢這麼幹?而且他們的官俸不低,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了。

當然了,登州這邊的大工還是挺多的,又是修城牆, 又是蓋房舍,又是鋪道路, 又是建港口。還需要大量的壯丁來做工, 所以朱天王就在登州搞了“僱役法”, 花錢僱人幹活,而且工錢開得還挺高。

所以登州三縣一州的壯丁每到農閒, 都會跑去登州府城賺錢,賺了錢以後還能買回許多價廉物美的松江布、景德瓷、南京鐵......總之,自從來了朱天王, 登州百姓可就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和過去被順治、康熙這兩位大清“聖君”統治的日子一比,那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而且登州三縣一州的百姓現在也知道目前還被大清統治的登州六縣是什麼樣子。自打康熙搞了鄉賢制,大清治下的登州六縣很快就變成了地方豪強的樂土。。

而登州的地方豪強比別處的地方豪強更兇惡,根本不考慮長遠, 就知道殺雞取卵,恨不能對底下的百姓敲骨吸髓!

不過這些登州豪強有一點和登州的小民們是一致的,他們也向往登州外城之內的“天王腳下”之地,而且他們也覺得大清這麼個搞法肯定要完。

所以他們颳了錢後, 除了給大清朝廷的一份,剩下都基本上都“轉”去了登州城記憶體了銀號或買了債券。而且這幫登州豪強還在登州城內買房置業,許多人還把家眷送到了登州......有些豪強甚至自己都長住在登州城, 只是讓走狗去替他們壓榨百姓。

因此當清軍即將攻打大明登州府的訊息傳來後, 不僅大明治下的登州三縣一州的百姓都往登州府城跑,甚至大清治下的登州六縣也有不少人在往登州府城跑——也許在登州人心目當中, 高大的登州外城和強大的大明天兵,還有朱天王這位世間少有的仁君,可以給他們最大的安全感吧!

而且大家都相信, 仁義朱天王是不會不管百姓的!

雖然在那麼冷的風雪天步行來登州府城避難實在太不容易了,但是當這些來自登州府各地的百姓看見登州外城高大雄偉的紅色城牆時, 一個個還是興致高昂到了極點,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扶老攜幼的就往城門走去。

登州府外城的四座大開的城門裡面, 這個時候都搭起了一長排遮擋風雪的棚子和籬笆。

棚子和籬笆裡面,專門闢出了地方熬著熱氣騰騰還香噴噴的大米粥......還加了魚蝦和食鹽, 那叫一個香啊!

這可不是誰在擺攤做買賣, 而是登州府衙讓人做了免費給入城的難民喝的。

凡是入城的百姓,一人都能免費喝上一大碗,先暖暖身子!

喝完之後,還會有人專門替那些沒有登州戶冊的百姓登記入籍,發給戶冊,還會給無家可歸的難民發下棉衣、棉被、口糧,安排臨時的住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