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527章 權知朝鮮國事李溫姬(求收藏,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7章 權知朝鮮國事李溫姬(求收藏,求月票) (1 / 2)

昌德宮宣政殿昏暗的光線當中,剛剛經歷了喪子之痛的王大妃金氏已經換上喪服,在坐墊之上端正地坐著。一張原本還算嬌俏的面孔上,現在沒有了任何表情,只剩下了麻木。

明安甕主李溫姬現在也換了喪服,坐在母親王大妃金氏的身旁。這本來是不符合朝鮮國禮制的座次,但是現在卻是個無奈之選了。因為剛剛結束的昌德宮之變給朝鮮李朝王室造成的打擊,可以說是空前的。

不僅李朝大王李焞被清兵殺死,王妃金氏被掠走,連朝鮮王室近支的崇善君、樂善君、福昌君、福平君等人連同他們的子孫,也全都被手持棍棒,身穿黑色絲綢長衫的儒宗弟子劫走。

漢城的朝鮮李朝王室成員幾乎為之一空!

身為甕主的李溫姬,就在這種不知道誰安排的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漢城城中唯一的李氏王朝的成員。雖然只是個十三歲的女孩子,但總比沒有的好......

朝鮮議政府高官也少了一多半,包括領議政許積在內的許多入了儒宗的官員,都已經消失在了朝堂之上。。

不過在黨政劇烈,兩班貴族氾濫的朝鮮,最不缺的大概就是有資格上朝當官的人了。

那個今年已經七十出頭,已經在私底下被西人黨的晚輩們稱為“宋子”的宋時烈現在就帶一群在野的西人黨,一臉悲傷地出現在了宣政殿內——他老人家可是朝鮮國內赫赫有名的反清復明分子,雖然他老人家除了嘴炮和辭職之外,也不會幹別的。但氣節還是相當可嘉的!

他老人家因為朝鮮仁祖(就是南漢山城裡那個)向皇太極三拜九叩就拉了一批人拒絕出仕仁祖,大家一起隱居山林,自稱山黨。

這幫人直到順治六年仁祖薨逝後,才應即位的反清的鳳林大君(朝鮮孝宗)所召入仕, 然後又提出了“修軍攘夷”之策, 準備搞事兒。

後來順治的多阿瑪聽說朝鮮有人搞事,就派了六個滿洲天兵到朝鮮訓斥這孝宗君臣, 史稱“六使詰責”。朝鮮孝宗看見滿洲天兵來了,自然嚇得不行。於是宋時烈等人又辭職歸隱了......打不過滿洲天兵,老子不伺候還不行嗎?

在之後的許多年中,他老人家就是各種不想當官, 雖然被逼無奈之下也當過幾次官, 但是都沒幹多久就又下野了。

下野之後,當然就是“作”了。他的“作”法是主導了兩場喪服之爭——就是圍繞仁祖的老婆慈懿大妃應該為兒子和兒媳服喪多久展開鬥爭。第一場喪服之爭是宋老頭獲勝,西人黨勢力大漲。但是第二次喪服之爭卻把宋老頭幹翻,搞了個“壞禮亂統之罪”流放掉了。

不過這個“作老頭”早早就給自己打上了大明忠臣的牌子——他因為仁祖背明投清而拒絕出仕的行為就表明自己忠大明勝過忠李朝。

在大明覆興的情況下, 他老人家就朝鮮最大的政治正確, 什麼“壞禮亂統之罪”根本不是事兒。

而且現在朝鮮王統都快沒有了,還有啥亂不亂的?

除了這“老作頭”宋時烈帶來的西人黨,尹鑴的南人黨北伐派在今天的宣政殿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雖然他們的“北伐”也就是空喊, 但是“老作頭”的忠大明也就是辭職。

雙方誰也別說誰是隻會放嘴炮。

而且現在的問題是,他們這兩撥人的嘴炮平臺要怎麼繼續維持下去?

李朝的近支宗子都在大清那邊,肯定是沒有辦法迎來當大王的。而遠支的李朝後裔大部分都“璿派人”, 也就是沒有爵位的閒散宗室。如果從他們當中找一個人來當大王, 將來大明幫著朝鮮收復失地,救回被綁去的李朝近支子孫後,會不會再出現什麼爭執?

另外, 大明方面又是什麼立場?

想到這些, 無論是西人黨還是南人黨, 都不敢首先開口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大明朝鮮觀察使胡德帝。

大明的三千天兵在昨天下午就開進了漢城,都燧發槍兵,還有馬拉的大炮, 燧發槍上插著閃亮的刺刀, 看著可嚇人了。

有了這三千精兵為後盾, 胡德帝說話的分量當然比較重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