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總統府,金鑾殿。
“姓朱的果真沒有一個好東西,先父為了替朱三太子恢復江山,不惜引清兵入關消滅闖逆,還背上了一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惡名。後來為了替他剷除永曆這個偽帝,不惜背上了漢奸國賊的罵名......再後來又不顧年紀老邁,起兵幫著朱三太子、朱三太孫奪了個三分天下。說實在的,先父哪一點對不起姓朱的父子?可是他們又是怎麼回報的?他們居然在送給先父治病的蒜藥裡面下了河豚魚的毒!”
正在聲淚俱下地控訴朱和墭的正是吳應熊。關於他爹吳三桂遇害的過程,他向吳應麒說的和他對大周境內計程車紳百姓官兵,還有中低階的官員們說的,那可是完全的兩碼事兒。
他對吳應麒說那些蒜藥是孔四貞派人偷偷買入的......這事兒吳應麒是知道的!
可是知道真相的人不多啊!
所以吳應熊就可以騙了,他和其他人說這蒜藥是朱和墭送給吳三桂的。
因為之前周明兩國表面上挺熱乎的,互相之前的確饋贈過幾次禮物。
朱和墭手裡的蒜藥不僅對拉肚子之類的病有奇效,而且還是極好的傷藥,送一點給吳三桂非常正常啊!
漢口那邊的許多常去大明貿易的大商人,都透過關係花了大價錢買回過這種“神藥”,何況吳三桂這種身份的人物?
因為有人買到過正品蒜藥,所以許多人也知道蒜藥是怎麼包裝的?
對了,那些用來裝蒜藥的牛乳瓷還是個稀罕寶物呢!
一個小小的瓷瓶,沒有十兩八兩銀子都拿不下來!
由於蒜藥是一小瓶一小瓶分裝的,一瓶就是一頓的量。所以不可能每一瓶都試毒啊!
試毒的都喝完了,病人喝什麼?
所以從十瓶裝的蒜藥裡面取出一瓶試毒,那是完全合理的。而朱和墭如果想毒死吳三桂,只要在十瓶蒜藥之中的一瓶下毒,就極有可能得手......試毒的時候十取一,只有十分之一的可能中招。而吳三桂是一瓶瓶喝的,總會喝道下了毒的那瓶蒜藥。
以上這套說法,那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因此在吳應熊的地盤上和他控制的軍隊中,相信朱和墭是“殺桂真兇”的人是佔了絕大多數的。
而吳應熊也是一再堅持這個說法......只是在他的兄弟吳應麒嚴重質疑的情況下,才不得已丟擲了“孔四貞真兇論”。
不過那也只是對吳應麒說,對吳周的國內的那些人,他可不會這麼說。
因為孔四貞和吳三桂並沒有什麼仇恨,她會這麼幹的就一定是有人指使的。而能夠指使孔四貞的人,除了吳應麒就只有布木布泰!
吳應麒自己當然不能承認弒父,那幕後真兇就只剩下布木布泰了......可如果布木布泰是真兇,那大周和大清還這麼結盟?
而此時正在聽吳應熊控訴朱和墭惡行的人,正是大清朝派來弔唁吳三桂的使臣桑額和阿喇尼。
不得不說,這康熙皇帝的麻臉還真是說不要就不要了......大周的黑旗可是在紫禁城上插了整一天的!
他的正大光明匾和大清門匾,也都是讓尚之信、耿精忠這倆“自幹周”給拿走了的。
現在他居然派使臣來弔唁吳三桂,而且還送了原本準備自己蓋的陀羅尼經被......
現在康熙的這倆使臣聽見吳應熊說朱和墭毒死了吳三桂,還都露出了義憤填膺的表情,看來是真的相信吳應熊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