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楊起龍往紫禁城而去的時候,在北京城北的德勝門城樓上,尚之信和耿精忠兩個“自幹周”也剛剛才將一面自制的大周黑旗給豎起來......他們本來打算搶下德勝門和安定門的。可是那些蒙古人來得太快,一下子就滿街滿巷的到處都是了。瞧這架勢,距離什剎海比較遠的安定門是去不了了,於是他們兩家只好合起來搶了一個德勝門甕城。
把德勝門甕城控制起來後,尚之信和耿精忠就讓家裡人趕製了一面很大的大周黑旗——就是在黑色的緞上用白線刺了個“周”字。
在製作大旗的同時,這兩個“自幹周”還派出家丁去北京城西北角的正黃旗、正紅旗和鑲紅旗地面上敲各家老漢軍的門,用大周大總統欽差的名義拉人去德勝門......還真拉到了一些人!
另外,住在德勝門附近的不少老八旗的老弱婦孺被蒙古人逼得沒辦法,也都拖家帶口的跑到德勝門甕城這邊尋求庇護了。尚之信、耿精忠當然也照單全收。
而這些老漢軍、老八旗,還有在北京城住了半輩子的尚之信、耿精忠都懂一些蒙古話,一聽見蒙古人的歡呼就都給驚呆了。
“平南王,我,我是不是瘋了?我好想聽見有人在喊大元萬歲!”
正和尚之信一塊兒站在德勝門城樓上看那面大周黑旗的耿精忠真的懷疑自己瘋了——也許裝瘋成真了?
“你,你好像沒瘋......”尚之信也傻了,“我,我也聽見了!”
說著話,他趕緊掏出個千里鏡往紫禁城方向張望。這會兒已經日近黃昏了,而且還在下雪,所以看不太清楚。只知道紫禁城北面聚集了許多蒙古人!
“難道布林尼他......”耿精忠說,“他想自己當皇帝?”
尚之信已經收好千里鏡了,“不行,我得去瞧瞧......我和布林尼的阿瑪是故交,布林尼應該不會害我的。”
耿精忠問:“平南王,你見著布林尼說什麼呀?咱們是不是要......要投降大元朝?”
尚之信扭頭瞪了耿精忠一眼:“怎麼能投降大元朝呢?布林尼的斤兩我們還不知道嗎?他就是過把乾癮,大總統一到他就得跑!咱們守著德勝門就行,等到大總統來了,咱就是大周的功臣了!”
“好好,”耿精忠點點頭,“我一定好好的守城!”
......
大清的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和恭親王常寧這對組合,這個時候已經撤離了紫禁城,但是沒撤太遠,就是從紫禁城撤到正陽門,也就撤了二里多地。
在朱棣遷都來北京之前,北平城本就是個邊城軍堡,修建北京城的時候,就充分考慮了守城的問題。所以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都擁有一座小而堅固的甕城,雖然甕城和主城牆是連在一起的,但是隻要用拒馬、鹿砦一封鎖,就能變成一個獨立的堡壘。
另外,每座甕城還擁有兩座非常高大的城門樓,靠裡邊的叫城樓,靠外邊的稱箭樓。雖然城樓沒有箭樓那麼堅固,但也是個可以居高臨下射擊的制高點。
而在布木布泰撤到正陽門的同時,又命人去控制了宣武、崇文二門,又讓人控制了位於北京內城和外城城牆連線處的兩座角樓,還派人去北京外城的七座城門上布了防。因此她就把北京外城這一圈給控制起來了!
雖然沒有多少守軍,但是蒙古人也沒攜帶什麼攻城器械,他們也不會攻城。只要通往北京外城的大門都關上了,他們也就不來打擾了。
所以布木布泰居然替康熙皇帝保住了半個北京城......只不過保住的是漢人和包衣奴才們居住的半個北京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