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昭武二年正月十一日,夜。
在大周的十萬北伐大軍駐紮的朱仙鎮周圍,一片安安靜靜,沒有半點大戰在即時候的緊張。
吳應麒率領的十萬吳周北伐軍是十一日凌晨開始,陸續抵達朱仙鎮的。這支北伐軍是十二三天前才從襄陽出發的,連日行軍北進,已經走了七百多里。雖然沿途並沒有和清軍發生激戰,但全軍上下依舊緊繃著神經,不敢有絲毫怠慢。這次為了向朱仙鎮開進,又是連夜行軍,全軍上下都有些疲憊了。
而且到了朱仙鎮後,又一下子“解救”被清軍虜走的十萬許州百姓......這又是個負擔!
怎麼把十萬百姓裹挾到北京去可不是件容易事兒!好好的河南許州人,誰願意去北京二環外安家落戶?分房子分地也不能答應啊!
所以吳應麒還得裹挾他們!
要裹挾十萬老百姓去當北京人也很麻煩,必須得先把他們編伍成行,給予適當的武裝,再置於吳周軍隊的管控之下,而且還不能過度使用暴力......得連哄帶騙外加嚇唬,可得花不少功夫呢!
另外,由於吳周大軍在朱仙鎮上沒有搞到多少糧食,而他們自己攜帶的行糧也不大多。所以吳應麒只好派人去南陽、汝州、汝寧調集糧草。
因此吳應麒的大軍也就不得不暫時停在朱仙鎮了。
北伐大軍的參軍劉玄初對於這次停留,隱約覺得有些不妥......但他也知道吳應麒、吳世琮父子的小算盤,所以就沒有當面進言,而是在十一日天黑後找上了吳三桂的養子吳國貴,想聽聽他的看法。
吳國貴其實也被吳三桂許了個王爺,吳三桂想讓他在北伐勝利後去當代王,和燕王吳應麒一塊兒替大周國鎮守北疆。
所以他也覺得吳應麒的做法不妥......獨吞很不妥,怎麼都得給大同藩留個幾千戶吧?
和吳國貴深入交流了一番意見後,已經一天一夜沒閤眼的劉玄初打著哈欠和吳國貴道別,想回自己在朱仙鎮上佔用的房舍中去睡上一覺......這些日子他跟著吳應麒的軍隊行軍,可是吃足了苦頭,連著十餘日都在野外露宿,連澡都沒得洗,身上都快長跳蚤了,而且每天夜裡都冷得要死。今兒總算是又住進了有屋頂的房子,還有床睡!
就在這時,他忽然聽見金屬敲打的聲音!
這是有人在鳴金示警?
劉玄初還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趕緊回頭看著吳國貴,這才發現吳國貴已經在快步往屋子外走了。這下他知道真的出了狀況,趕緊跟了出去。
吳國貴的住所位於朱仙鎮北門附近,而朱仙鎮的北門門樓又特別高大,是全鎮的制高點。報警的鑼聲就是從北門門樓上發出的!
吳應麒、吳世琮兩父子也過來了,他們倆都披掛整齊,還帶著親兵,顯然是正在巡營,聽見鑼聲才趕過來的。
吳應麒父子、吳國貴還有劉玄初四人見面之後也不寒暄,只是一塊兒等上了朱仙鎮北門城樓。
上樓之後,四個人抬眼一看,就被眼前的場面給驚了一下。
只看見北方的夜色當中,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不計其數的火把,這些火把佈滿了一大片的平原,還在緩緩的向南移動,似乎有數以萬計的大軍,正在夜色當中迫近朱仙鎮!
劉玄初吸了口涼氣兒,“怕是有好幾萬人啊!”
“是十幾萬人!”吳應麒糾正道,“東、西兩面也有......南邊也有!”
劉玄初這才往左右看看,又轉身向後看去。
果然,四個方向上都出現了不計其數的火把!
“王輔臣,是王輔臣把咱們耍了!”汪士榮的聲音也響了起來,他不知道什麼時候也上了城門樓,正跳著腳在罵王輔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