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口,接官亭。
閣子裡面,一片沉寂。
鄭經、諸葛三和、陳永華、邱榮,甚至連大波玲都不知道該怎麼接朱和墭的話茬了。
這位朱大聖人的心也太黑了吧?一朝天下二三百年,堪稱盛世的不就是幾十年嗎?怎麼可能有二三百年盛世?從頭到尾都盛世?那這個朝廷是怎麼搞沒了的?盛著盛著就沒了?
不能這樣啊!
而且......光靠一輪“開國大公平”,無論怎麼公平,也不可能維持二三百年啊!
歷史上也不是沒有人均過田,可是均著均著,幾十年後不就均不下去了?
新大明怎麼就能例外呢?
“監國,”打破沉默的還是大波玲,“二三百年的事情是不是太久遠了?”
久遠嗎?朱和墭打量了一下大波玲,心想:“你果然是頭髮長見識短外加胸大無腦啊!現在是1674年,二百年後是1874年,二百七十一年後是1945年......這二百七十一年間,世界上發生多少驚心動魄的大事?中國這樣的國家,只要一時沒有跟上落後了,就有可能被吊打,一旦被打敗了,那就有可能陷入深淵!深淵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深一點的深淵,就意味著被開除球籍,要亡國滅種的!
淺一點的深淵,也會讓中國變成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
朱和墭雖然沒有經歷過差一點被開除球籍的黑暗時代,但他卻經歷過那個窮瘋了的時代!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北京唸完大學後就會家鄉去幹高仿......那真的是窮怕了,窮瘋了!
而當朱和墭瞭解到清初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哪怕是人均GDP,也名列世界前茅,搞不好就是第一名的時候,他真是要多震驚有多震驚。
後世中國人民奮鬥了幾十年,依舊沒有達成的目標,在康熙年間竟然是個常態,平常到了沒有人在乎的地步。
而這麼一個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都名列前茅的國家,竟然會在一百多年後就淪落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幾個國家之一......而且還要窮上一百多年,窮得世界上都聞名了!
而造成這種災難的原因,就是悠悠中華輸掉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這兩次可以使生產力出現爆炸式增長的工業革命,並且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處於非常落後的位置上。
而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而中國,至少朱和墭統治下的半京四省之地,是非常有希望成為第一個跨過工業化門檻的地區。
而第一個就進入工業化,如果再在國際零元購市場上佔下應有份額,那怎麼都得有二百七十一年盛世吧?
他這可是參考大英帝國來的......大明的基本盤比大英大多了,甚至可以把殖民體系完全同化。在這種情況下,盛世歲月怎麼都不應該比大英帝國短吧?
想到這裡,朱和墭又耐著性子對在場的幾人道:“以往曾經均田的歷朝,之所以不能持久,在孤家看來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人丁滋生越來越多,而土地卻沒辦法長出來。不過現在這已經不是問題了......你們該知道世界之廣、地球之大了吧?”
“知道,知道......”鄭經最知道了,他點點頭道,“監國,臣明白您的意思,咱們均完了國內田再去均海外的田......不過出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海上風波險惡,可謂九死一生啊!”
所以要工業化啊!你不知道有蒸汽機嗎?對了,你真不知道......
朱皇帝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工業化,於是只好轉了個話題,繼續說:“二是均田不均學問,因此百姓無知,士大夫無恥......無恥計程車大夫欺負無知的百姓,佔了他們的土地,使得小民無立錐之地。而兼併了大量土地計程車大夫還想盡辦法偷逃國稅,不僅斷了小民的生計,也絕了朝廷的餉路。”
“均學問?”諸葛三和一愣,“監國,這個學問要怎麼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