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
朱和墭馬上就明白了諸葛三和的意思。
他說的是“水上”,不是海上,也不是江上。而是江海聯動,多管其下,圍攻南京的康麻子,就跟當年湘軍、淮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圍攻太平天國時用的招一樣。
朱和墭笑著問:“軍師的意思是,咱們一邊在安慶正面戰場上和康麻子耗,一邊派兵走海路北上寧波、定海、松江,然後再從東面往南京城打?”
“監國英明啊!”諸葛三和笑道,“不過海路不止北上寧波、定海、松江......還得在時機成熟時北上天津,給康麻子最後一擊!”
對對,這是英法聯軍的路線!
康麻子畢竟不是洪教主,他除了南京之外,還有個北京城呢!
“軍師,”朱和墭又問,“安慶這邊要怎麼打?是佯攻,還是真打?”
諸葛三和說:“監國,臣以為應該真打!”他頓了頓,又道,“根據咱們最新得到的情報,清妖的八旗新軍又陸師八旗,外加水軍兩萬幾千,總兵力多達十六萬。如果不把他們死死地吸在安慶戰場上,咱們在寧波、定海、松江登陸的部隊,想要迅速開啟局面也不大容易......說不定還會讓清妖攆下海去。”
“沒錯,安慶這邊一定要打好了!”朱和墭笑道,“這樣才能讓康麻子首尾難以兼顧,等到他兩路敗績的時候,再讓我父王北上天津,打出朱三太子的旗號,說不定可以傳檄而定北京!”
傳檄而定北京是不可能的,但再加二十萬兩黃金就有可能了!
諸葛三和對“收買而定北京”的事兒興趣不大,那是楊起龍負責的,他現在的注意力,還是在戰場上,特別是安慶戰場上。
“監國,”諸葛軍師道,“安慶的地形對咱們不是很有利,而且康麻子的人已經在安慶佈置了好幾個月......他們不僅在安慶附近的江面上拉起了七道鎖江的鐵鏈、修建了兩座浮橋,甚至還在安慶城對面的長江南岸修了一座稜堡!”
“稜堡?”朱和墭一愣,隨即就明白了,“是那些葡萄牙奴才乾的好事兒!”
諸葛三和道:“據說那個稜堡修得還有模有樣的,靠著內陸一邊又修了層層疊疊的工事,光是壕溝就挖了兩道,還有什麼斜堤、外護牆、凹角堡、半月堡、空心稜堡、實心稜堡、城堞......複雜得要命!
另外,還有訊息說,安慶城現在也在那些葡萄牙奴才的幫助下進行改建,要不了多久也得和這個南岸稜堡一樣扎手了。”
諸葛軍師的情報其實有點不準確。安慶城改建方案和安慶南堡修建方案,並不是康熙的那些葡萄牙奴才提出的。這兩座稜堡的主要設計,其實是康熙自己做的!
他學霸嘛!
而且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去年時,還不懷好意地贈送了一批修築稜堡方面的書籍給康學霸!
康學霸幾個晚上不睡覺,就熬夜把這幾本書都看完了,而且還看明白了。
隨後他就提出了安慶城稜堡改建和安慶南稜堡修建的草案。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督馬綏克又派了幾個荷蘭工程師和康熙的葡萄牙奴才一起,拿著康熙帝圖紙去了安慶。一邊施工,一邊依照實際地形情況對康熙的方案進行修改。忙活了幾個月,總算是有了一點模樣。
“再複雜的稜堡咱也能打下來......這事兒就包在我身上了!”朱和墭倒是信心十足,“軍師,說說你的安慶之戰方略吧!”
“監國,請到這邊來。”諸葛三和一邊搖著鵝毛扇子,一邊沿著長桌子又挪了幾步,走到了一張攤開在長桌子上的一張安徽地圖邊上才站住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