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之所以是大漢奸,就是因為“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滅掉了李自成的大順朝。這個漢奸帽子,在廣大勞動人民眼中,是無論如何都摘不掉的。
但是對於地主階級知識分子而言,李自成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滿清反而要擺在李自成之後。
所以借滿清之兵,滅李闖之賊,是這幫沒骨氣的地主都認同的。而他們不大願意認同的,則是吳三桂的剃髮降清.而更讓吳三桂難堪的是,他到底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剃髮降清,還是一開始說好了借兵,後來被多爾袞擺了一道,刀架在脖子上把頭給剃了,都說不清楚啊!
要能說清楚,也就不會有“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圓圓曲》了。
另外,如果吳三桂是“降清開關”,那他現在再起兵反清,就是逆臣造反......就是先當漢奸,再做逆臣,臭不可聞啊!
可方光琛為吳三桂拿出的“解決方案”就能把“先當漢奸,再做逆臣”的帽子給摘了。
不管吳三桂當年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還是“借兵助剿被人坑”,康熙皇帝只要條約一簽,承認是多爾袞不守約定,坑了吳三桂一把,那這事兒就蓋棺定論,沒啥好討論的了。
這頂漢奸帽子,就算從吳三桂的腦袋上摘掉了。逆臣造反就更談不上了,他現在起兵就是要清廷履行“借師助剿之約”,根本不是造反!
當然了,這是站在地主階級軟骨頭知識分子的立場上解釋的。勞動人民是不會承認的,那些長劍銅錘的原儒也一樣不會認的。
不過能把帽子摘到這個程度,吳三桂就已經很滿意了。
吳三桂又問:“那殺永曆的事兒怎麼解?”
這又是一頂鐵桿漢奸的帽子了!如果說“借兵剿賊,聯虜平寇”還能得到一部分軟骨頭士大夫的支援,那麼入緬甸殺永曆,則是連洪承疇這號大漢奸,都覺得有點過分了。
“大總統,”方光琛道,“永曆的事情不可能盡解,但是卻可以遮蓋......用扶朱三太子做皇帝的事情,來遮蓋住殺永曆的事情。畢竟朱三太子的名分比永曆要正!”
“扶朱三太子做皇帝?”吳三桂皺眉道,“這朱三太子的皇帝還用得著我來扶?他自己不會做?”
“他自己當然會做了,”方光琛笑道,“但是大總統可以和朱三太子立一個支援他做皇帝的約。”
吳三桂沒聽明白,“廷獻,你的意思是......”
方光琛笑道:“您可以拿著康熙籤的約去九宮山和朱三太孫分地盤......咱們拿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全部,湖南大部,他們拿廣東、福建、江西全部,湖南一部。同時廣西向兩家分別稱臣,算是個緩衝之地。
然後您再請朱三太子先稱皇帝,恢復大明國祚。這樣您就算完成了崇禎的遺命,再當大周的皇帝,也就名正言順了。同時您還可以在同朱家的和約之中規定,兩家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前,不能互相攻伐。”
他這是把“崇禎遺詔”當成一份恢復大明國祚的合同來處理了!
朱三太子拿到廣東、福建、江西全部,湖南一部,然後在廣州當皇上,那大明國祚不就恢復了?
大明國祚一恢復,“崇禎遺詔”就算完成了。吳三桂和大明的君臣之義也算圓滿了。
殺永曆這事兒......站在封建義理的角度,也能掩蓋過去。
吳三桂拈著鬍鬚,琢磨了一下,“那老夫拿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全部,湖南大部,然後自己當皇帝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