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311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十六 (求月票,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1章 活捉康麻子,打倒大清朝 十六 (求月票,求訂閱) (1 / 2)

大明定王監國二年,十月十三日。

就在康麻子兵敗建陽水後的第三天,在距離建陽水一千多里的江西省南昌府境內的汝河岸邊,康熙康麻子即將迎來他人生當中第三場具有重要意義的決戰——第一場決戰是在南書房抓鰲拜;第二場決戰是在建陽水戰吳三桂;第三場決戰則是在江西的汝河邊上迎戰朱和墭了!

唔,兩三天時間趕一千多里路,從湖北跑江西來打這一仗理論上也來得及吧?

而康麻子在汝河之戰中的對手朱和墭,則是在十月九日這天才剛剛抵達汝河南岸的大港口鎮的。九日剩下的時間,還有十日、十一日兩個整天,再加上十二日的大半天時間,朱和墭和他的大軍主要就在休整。

十二日午後,已經休整得差不多軍隊,就開始行動了。一縷縷的炊煙首先出現在大港口鎮的上空!

這可不僅僅是煮飯的煙,而是煮飯加上熬糖藥的煙!

由於“卡秋殺”和拉索式手榴錘的出現,現在的明軍是“越來越甜”了......行軍的時候每個人都得帶上一大包軍用白糖或是火硝。

而且由於軍用白糖已經提前加好了“配料”,每一塊白糖和每一包火硝都提前過了秤,熬糖藥的時候只要用一塊白糖加一包火硝就能熬得了。

由於熬糖藥的手藝也就變得比較容易,也就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產量當然也就更大了。

到十二日傍晚,各部都已經完成了糖藥配製和填裝工作,超過三萬枚拉索式手榴彈、煙霧彈,兩千枚開花錘和兩千枚火箭彈,都被組裝完畢,並且下發給了參戰部隊!

與此同時,參戰的火槍手們還製作了超過十萬枚紙殼定裝彈。

光看這些軍火的數量,就知道擁有了糖火藥的廣東有多麼強大了——廣東的白糖、瓷器、鐵器產業,還有對外貿易,都需要大量的手工業和運輸業的勞工。有了這些勞工,朱和墭的東南西北內廠,才能迅速擴大產能,才能提供大量的彈藥。

同時,朱和墭的軍隊也能招募到許多手工業工人出身的戰士。這些人未必能和農民兵、牧民兵比勇武。但是他們相比農民、牧民多了一種“工匠精神”,也就是比較認真負責,能夠嚴格按照師傅傳授的工藝進行生產製作,也比較守紀律。

這些具有“工匠精神”計程車兵如果要比力氣,要比弓馬騎射,他們未必是農民兵、牧民兵和滿洲野人兵的對手。但是要比操作火槍、火炮,要比配製糖火藥,製作手榴錘、火箭彈,那可就強了不是一點半點了。

畢竟傳統的農牧業也不是個精緻的活兒,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傳統的農牧業很大程度上是靠天靠地,所以不是很講究效率。

而手工業,哪怕是傳統手工藝,也是比較講究工藝精湛的,不能什麼都差不多。而且也得講究效率......得多快好省才能賺更多啊!

所以戰爭一旦進入工業化、前工業化時代,工業國、前工業國的優勢,就變得極為明顯了。

十二日晚飯過後,即將參戰的明軍陸軍第一鎮計程車兵們,都領到了三日份的口糧,然後又在軍官們的監督下,一一檢查了自己的裝備——因為有了拉索式手榴彈,所以明軍第一鎮下已經沒有了專門的擲彈兵,而是將手榴彈發給了火槍兵、長槍兵和騎兵,所以除了炮兵、輜重兵、工兵之外,每個人都是擲彈兵了。

與此同時,刀牌手、弓箭手也已經消失。一線步兵領的兵力配置變成了一半火槍兵、一半長槍兵。而腰刀、手榴彈則是標配。

檢查完裝備之後,這些第一鎮計程車兵們,就將攜行的揹包留在營中,然後卷甲列隊,開出了大港口鎮。

在鎮子的出口處,他們還見到了穿上了胸甲,騎上了大長腿馬的朱大聖人三太孫!

朱三太孫領著麾下數量不多的“騎士”,就在鎮子外面的官道上列隊,歡送這些出征的勇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