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十六年,十月十日,傍晚。
建陽河兩岸。
“活捉康麻子!穿黃甲,面麻無須者是康熙......”
周遭戰場,響起了山呼海嘯一般的巨大呼喊聲音,給這處戰場之上的每一個人,都帶來了深深的震撼,讓他們終身難忘。
在建陽河南岸,大清領侍衛內大臣、包衣奴才軍管事大臣、一等男瓜爾佳.巴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組織起的抵抗,已經被關寧鐵騎的衝鋒徹底粉碎了。
被巴海組織起來,在建陽橋南抵抗吳三桂親率的關寧鐵騎的可不是一般的清兵,而是兩三千八旗天兵!
那是天兵啊!
應該是無敵的存在!
可是面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地衝擊,這些理應無敵的天兵竟然一觸即潰,崩潰得乾淨利落,甚至比包衣奴才和綠營奴隸都不如。
當幾十名決死的吳軍擲彈騎兵舉著點了火的手榴錘,嗷嗷叫著衝上來,似乎要和八旗天兵們同歸於盡的時候,巴海麾下的八旗兵就已經輸了。
因為任憑巴海如何催促,都沒有一名八旗勇士敢於越眾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去阻擋那些舉著手榴錘要來拼命的關寧軍死士。
這一刻,八旗兵們的膽......破了!
而當幾十枚手榴錘被那些關寧軍死士奮力投出,落到巴海麾下的八旗兵陣中的時候,這些“天兵”就跟受了驚的鳥獸一樣.....做鳥獸散了!
而巴海麾下的二三千騎,頓時亂成一團。
趁著這個機會,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就發起了衝鋒!
數千鐵騎,如山崩、如洪水、如神兵天降一般,勢不可擋,只是一波衝鋒,就把巴海手下的八旗兵完全沖垮。
而沖垮了巴海的關寧鐵騎甚至不屑於去追殺那些哭喊著四散奔逃的八旗兵,只是向著建陽橋猛衝。
因為建陽橋上有一穿著黃甲,頂著黃盔,麻顏無須的大清小聖主。
“敗了,敗了,朕的大清要敗了......”康熙皇帝看著潮水一樣向自己湧來的關寧鐵騎,一張麻臉上已經全是淚痕了。
“皇上,快走啊!再不走就要被逆賊捉去了!”
明珠的一聲發喊,把康熙皇帝的精神從崩潰的邊緣給拉回來了。
康熙也不愧是大清朝的一代“小聖主”,神經還是非常粗壯的,剛才雖然差點崩潰,但是現在被明珠一提醒,已經完全清醒過來了。
就看見他最後看了一眼建陽河對岸已經兵敗如山倒的幾萬大軍,便不慌不忙地打馬調頭,飛馳下了建陽橋。
下橋之後,康熙還一邊馬不停蹄地跑路,一邊向迎上來的一群黃馬褂喊道:“快快......都脫了黃馬褂!小桂子、多隆,快拿朕的黑斗篷來!”
不得不說,少年英主的反應就是快啊!
他要讓一群黃馬褂護著可不容易跑——太醒目了!
康熙的貼身侍衛多隆和貼身的太監小桂子也都很機靈,早就準備好了跑路專用的黑斗篷——康熙的布面甲是黃色的,比較醒目,不容易跑路。但是形勢一旦吃緊,也沒功夫換甲冑。所以他倆就為康熙準備好了黑斗篷......當然了,名義上是給康熙禦寒的,至於實際上的用途,懂得都懂!
他倆的黃馬褂早就已經收起來了,露出了黃馬褂裡面黑乎乎的鎖子甲。
康熙的手腳也非常麻利,稍微放慢了一下馬速,然後就在馬背上披好黑乎乎的斗篷,然後繼續飛馬而走。
而他手下的那些黃馬褂也都反應極快,眨眼的功夫就脫掉了扎眼的黃馬褂,露出了裡面黑乎乎的鎖子甲,而且還收起了象徵大清天子的各種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