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雷錘落,奴才夢碎!
隨著幾聲巨響,綠營奴隸兵密集的佇列當中,突然就騰起了一團團的濃煙。這些綠營兵以營為單位,擺出了一個個密集的火槍、弓箭在前,大刀長矛在後的方陣。那些從“裝甲盾車”陣後面飛出來的黑點,有一部分就落在了清軍右翼,靠近建陽河的幾個綠營兵方陣當中。
只看見騰起的煙團散去,下面密集的方陣中,就多出了一個個的缺口。
缺口之中,全是被炸翻的死人和滿地打滾、慘叫、渾身是血的傷員。
這一輪臼炮齊射,總共打出了上百枚超口徑天雷錘,雖然只有不到二十枚命中了幾個清軍方陣並且炸響。但是這些炮射的天雷錘可不是一般的厲害,都是大傢伙啊!每一枚都填裝了八兩高品質的糖藥和差不多同樣數量的銅子兒。
一旦炸猛了,那就能放到一大片綠營奴隸兵啊!
這可是人間慘劇,一心為奴,結果奴才沒當上,小命就送掉了。
而且......大清朝好像也沒有追贈奴才、包衣奴才的規矩啊!
也沒聽說哪位大清漢人名臣在死後追贈一個包衣奴才當的......更別說他們這些綠營小奴隸了。
這可真是天雷一響,爺孃白養,奴才夢碎,漢奸真慘啊!
而幾個原本排列的還算整齊的綠營奴隸軍陣,這一下子就亂成一團了,綠營漢奸們也知道不對了,紛紛哭喊了起來。
“天雷!是天雷啊!”
“天雷來了,快躲啊!”
“快躲,快躲......沒命啦!”
嘴裡喊著快躲,但實際行動卻是沒頭蒼蠅一樣的亂撞。往前躲好像是送死,往後躲包衣奴才兵手裡的刀子可不管你那麼多,同樣是送死——現在大清兵的軍法雖然不比當年了,但是包衣奴才殺綠營的刀子,還是銳利的很!
所以他們亂歸亂,但還是沒有人敢逃跑!
而對面指揮裝甲擲錘兵的吳世琮發現捱了自己一輪“錘擊”的清兵竟然沒有逃跑,火氣也上來了,立即下令道:“再給加十輪......媽拉個巴子,老子就不信了,你們這幫連狗奴才都不配的綠營兵會那麼勇!”
“得令!”
他的親兵大聲發喊,然後其中的幾個飛奔著去繼續傳令。
而吳世琮也沒在炮陣監督放炮,而是領著剩下的親兵在一個大型的擲錘兵空心方陣中巡視——他所率領的裝甲擲錘炮兵總共有五千多人。這個數目的兵力可以展開的正面當然不是很寬的,也就是百餘輛鐵甲盾車並排的寬度(兩輛車之間還有些空隙),差不多是一百來步。
這點寬度相對清軍的正面來說,那只是一小段。所以吳世琮不敢攻清兵的正面,那樣會被清軍包圍。他採取的戰術是沿著建陽水攻清軍的右翼。在部隊壓上去以後,就立刻展開一個空心大方陣。準備迎擊清軍的反撲!
這個大空心方陣和那個由四十八個擲錘兵組成的小方陣,在原理上是一樣的。都是用長槍兵、刀牌兵組成“陣牆”,然後將火槍兵、弓箭手置於第二線,將擲錘兵置於第三線。
有所不同的是,組成這個方陣的四個“邊”中的一個是裝甲盾車和推車的壯漢。
那些個壯漢都是吳軍的戰士,把車推到位後,就從車上取出大刀、長槍、盾牌、火槍、弓箭、手榴錘把自己武裝起來了。然後依著盾車展開防禦!
另外,在這個空心方陣的中間,吳世琮還擺了騎兵和百餘門擲錘炮——那些馬車拉著的就是擲錘炮和炮射的“大錘子”。
根據吳大總統的計劃,那些擲錘炮射出去的“大錘子”其實是用“逼敵出擊”的。以吳老頭子對清兵的瞭解,這些大清奴才兵還不至於捱了“大錘子”的轟炸就崩潰,應該會在死之前搏一下。
即便那些綠營兵願意躺平等死,後面壓陣的包衣奴才和八旗兵也不會答應的......因為綠營兵不去送死,就得輪到包衣奴才上了,如果包衣奴才死傷慘重了,那八旗兵就得上了。
所以吳世琮現在必須確保自己部下襬好的方陣足夠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