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活埋大清朝> 第217章 不怕反賊力氣大,就怕反賊有文化啊!(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7章 不怕反賊力氣大,就怕反賊有文化啊!(第二更!) (1 / 2)

讓康熙皇帝“麻顏大驚”的,當然是《壬子科貢士詩詞合集》上面的詩詞了!

他本來以為跟著朱三太子、朱三太孫造反的不過是群不識字的泥腿子......諸葛三和當然是例外了!不過這樣的例外不會太多,因為天底下的讀書人再經歷了大清朝的一輪輪雷霆雨露之後,已經基本拜倒在大清的天威之下。

即便還有幾個不太服氣的,頂天也就是哭個孔廟,藏幾本《明史輯略》。而且這幾年已經沒人敢這麼敢了,最多也就是偷偷摸摸寫幾首反詩。

那些反詩一般也寫得非常隱晦,可沒什麼“思伍員、待項梁”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語句,也沒有“我以我血薦軒轅”,當然更不會有“滅胡奴”、“出榆關”和“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這樣露骨的內容......

而這本《壬子科貢士詩詞合集》上的反詩反詞不僅反得堅決,而且每一篇都文采斐然,足以傳世!

這樣的詩,恐怕連大清朝翰林院裡面的才子們都寫不出來!

而《壬子科貢士詩詞合集》卻有整整七十三篇啊!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天下的讀書人並沒有被一輪一輪的文字獄給嚇住,照樣在折騰反清復明的事業,朱三太子在廣州一支楞起來,他們就呼啦啦的跑去投靠了!

讀書人的心,還在大明那一邊!

康熙皇帝那是熟讀史書的,而且對歷朝歷代的造反史特別有研究......說他是造反問題專家都不為過啊!

而研究了歷朝歷代的造反史後,康熙皇帝就發現造反這個事情不僅是力氣活,還是個腦力活。

光靠一把子蠻力硬幹,造反成功的機率並不高。必須得有讀書人幫襯,有力氣又有文化,這反才能造得有聲有色。

這叫不怕反賊力氣大,就怕反賊有文化啊!

這回造反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孫的蠻力本來就不小,而且還有“法力”!現在又一口氣得到了七十多個高階文士的輔佐,這個反可真是越來越有“造頭”了。

想到這裡,康熙皇帝的麻臉都有點顫抖了,他放下了詩集,又拿起了傅弘烈和周培公手抄的壬子科貢士名錄,開始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看了起來。

上面的名字不止七十二個,而是有足足七十九個!

當康熙看到排名第七十六的鈕祜祿.和珅時,就忍不住惡狠狠的掃了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鈕祜祿.對喀納一眼。

鈕祜祿.對喀納會錯了意,還以為康熙想要殺掉傅弘烈,於是就出班下跪,對康熙皇帝說:“皇上,這傅弘烈現在不過是一介草民,還是戴罪之身......”

他的話剛說到這裡,康熙皇帝已經看見壬子科貢士名錄上排在第七十八位的傅弘烈了,於是哼了一聲,打斷對喀納道:“他還是進士!”

對喀納一愣,“皇上,傅弘烈不是進士......他的才學不夠,考不上進士。”

“他考上了!”康熙拿起手裡壬子科貢士名錄朝對喀納丟過去,“你自己看......第七十八名就是江西省的傅弘烈!”

“可這是逆賊的偽會試......”

“啪”的一聲,康熙已經把《壬子科貢士詩詞合集》照著對喀納的臉面甩過去了,“這是逆賊會試所取之前七十二名貢士所寫的應試詩詞......你自己看!

杜立德、魏裔介、李霨、馮溥、熊賜履,你們一起看看,你們都是進士......都會寫詩,能寫得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以我血薦軒轅’、‘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樣的佳句嗎?”

什麼?

這是反賊的貢士寫得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