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高管和朱和墭的信使紀大寶,終於乘坐著一艘載重噸只有二百多英噸老閘船,離開了黃埔島碼頭,藉著從西江上游刮來的西風慢悠悠的往零仃洋而去了......
那條載重噸高達五百噸的大東方號,則因為在濠江內港之戰中被燒著的葡萄牙槳帆船波及,受了輕傷,所以現在正在濠江內港的一座幹船塢中等待“拆解式大修”。
所謂的拆解式大修,就是一快快的把木板、木條什麼的從船上拆下來,同時量好尺寸、稱好重量、畫好圖紙,還有做好模型。而且還會從達濠、廣州請來漢人船匠和澳門的葡人工匠一起進行拆解。
船上的英式鑄鐵炮和燧發槍也都歸了朱和墭的軍隊。鑄鐵炮配上了澳門的葡人工匠製作的野戰炮架,成了野炮。燧發槍的數量不多,一共只有一百多支,都給了朱和墭的大鬍子騎兵。
當然了,無論是鑄鐵炮還是燧發槍,朱和墭都親自量了尺寸,繪了圖形,準備將來組織佛山鎮的工匠進行仿造。
雖然大帆船變成了老閘船,連船上的兵器都給人弄走了。但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在這筆“被強迫”的交易是不吃虧的,不僅不虧,而且還能賺個盆滿缽溢。
朱和墭是給足了“船價”和“軍火錢”的,連“被迫”為大明朝廷服務的西人、黑人船員,朱和墭都替他們支付了足額的賠償金。
而所有的對價和賠償金,朱和墭都用香水充了賬......總共給了三百斤“貴妃香”和“君子香”。
除了三百斤價值連城的香水之外,三個洋鬼子還用東印度公司的錢採購了大量“潮州特別白”(白糖)和潮州朗姆酒,把整條老閘船都塞得滿滿當當的。
這一趟跑下來,他們仨光是分成,就夠他們在英格蘭買個莊園舒舒服服的養老了。
有了他們仨做榜樣,朱和墭就不擔心沒有西洋冒險家來廣東買他的香水、美酒、白糖和其他什麼好東西了......這是買賣,賺錢是最要緊的,是跪著、站著、坐著,還是躺著把錢賺了,對於十七世紀還沒有真正富起來的英格蘭和荷蘭奸商而言,根本無關緊要。
而送走了三個英國佬和紀大寶後,朱和墭就全身心投入了擴軍和練兵這兩件大事兒上去了。
別人打仗都是先招兵買馬,再訓練部隊,準備好了再幹。朱和墭這回卻是上了前線才開始擴軍練兵,連部分武器裝備都得在前線一邊打一邊搞,還真是夠倉促的。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實在沒有人口啊!
男女老少都算上才三萬多人,想要招兵都沒地兒去招,“滿萬不可敵”的事兒了只能在夢裡想想了。
但是現在可好了,終於發財,不,是“發人”了!
“世子爺,這是錦衣親軍的前、後、左、右、中、親六鎮的編練方案,請您過目。”
“世子爺,這是香山、順德、南海三縣鄉兵的編練方案,請尼了過目。”
“世子爺,這是願意為大明效力的澳門葡兵的名單......他們每個人都願意以耶穌之名立誓,向您效忠。”
在深井村的錦衣親軍中軍大堂上,諸葛軍師、郭師爺,還有貝老師的父親貝洛,都拿著詳文向朱和墭報喜呢!
朱和墭這回也有點暴發戶的感覺了,他的錦衣親軍之前的總兵力才只有二十幾個領,一千三四百人而已。在打下澳門後就擴到了三千多人了,現在更是一下擴了六個鎮!
“呵呵,六個鎮十二個協六十個營......一萬八千多人!”朱和墭首先接過諸葛三和遞上的詳文,看了一眼,就笑得合不攏嘴了,“咱們之前總說滿萬不可敵啊,現在這就一萬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