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坪鎮只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一個邊陲城池,來來往往的多以客商居多,算是成越兩國之間的一箇中轉的小城市。
這王員外便是成越兩國之間做一些小生意的商販,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即使是身份上沒有那些官宦子弟上高,但是王員外有錢啊,也是這友坪鎮的一位富紳。
年僅四十歲的王員外現在府中已經有了一位夫人,一位妾室,更是早早的買的了功名,也算是友坪鎮的風流人物。
這王員外樂善好施的性格,更是得到了百姓們友坪鎮的大善人的稱呼。
這次官府施粥放糧,其中便是有王員外的身影,這次成越兩國的交戰給王員外耳當然帶來不少的損失,但是隻要戰事平息,若是乘上官府這條大船,他還是穩賺不賠。
柳雲華站在王府的院外,仔細的打量著這個院子。
剛才也和一旁的人打聽過了王家的一些事情,柳雲華隨便編了一些悽慘的故事,便是贏得了這方百姓的同情。她的遭遇讓這些本分人,如實相告了關於王家的一些事情。
這王家每年會有人在外招一些流浪或是逃命到此處的人,為她們在王家暫時做一些活計,倒是對於本地人倒是沒有這樣的待遇。
大概是說幾年前遇到了一個老漢上門碰瓷,然後這往年便很少任用本地的居民,在他家做活計,當然一些短工還是會招的。
對於不招本地人這件事,他們倒是沒有多少意見,畢竟王員外家每年都會捐錢捐物,逢年過節還會為周遭的百姓送一些吃食,這樣的好人真是無處可尋。
柳雲華又問了一些關於王家的營生,這倒是難倒了這一眾人,有人說這王員外是給內地的大商販置辦越國的布匹生意的,還有人說這王員外是做越國玉石生意的等等。
只是關於王員外只是一個小小供貨商的意見倒是出奇的同意。
“姑娘啊,你一個外地人想在我們友坪城做事情,王員外家裡是最好的選擇啊。”
“是呀,姑娘,王員外到了你們的契約到了之後,都是會安安穩穩的送到你們之前的家鄉的。”
“竟然還有此事?”
這就要說到王員外真是一個好人了,他們見到不少的外鄉人隨著王員外出外的商隊,到了賣身契的時間,被王員外送走的。
在王府附近住的這些百姓們,都知道這種事情,畢竟見到一輛輛車隊,還有那些開心離去的外鄉人。
“難不成就沒有一個外鄉人想要留在這裡?”
“哎姑娘,咱們成國人都講求個落葉歸根,哪有人真的想在外漂泊一輩子,肯定還是回家好啊。”
“這些都是王員外告訴我們的,人呀,要有一個根,就像草木一樣,無根不能活。”
“那王員外是本地人嗎?”
這些人又被問住了,這些人說王員外是本地的人,也有人說王員外是友坪鎮外某個村子的人,反正都是說王員外是友坪鎮人士。
王員外接辦下這麼大的家業也是在十年以前,大抵上說是在外發家了,就想著回鄉造福一地百姓。
柳雲華打聽著王家也沒有人懷疑,畢竟王家可是外來人的收容點,所以以柳雲華一個外鄉人的身份,不突兀,甚至恰到好處。
甚至到了後邊柳雲華不說話,都是這附近的人一個勁的勸慰柳雲華去王家做丫鬟,當然也有人出於好心,看到了柳雲華的姿色,王家是柳雲華的最好選擇。
最後她去那裡這些人都不會管,畢竟現在他們自己都是靠著接濟過日子,所以現在也是有閒工夫說這些沒有什麼用的廢話。
柳雲華說道:“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去王家啊。”
有一箇中年黝黑漢子,說道:“俺家的那個認識王家的管家,不如讓她給你去王家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