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羅剎人在北方取得大勝,贏得出海口後,已然膽氣十足,這次挑釁雖由哥薩克人起,但實質上卻是羅剎人。」
四皇子低頭,彙報著此次北巡的心得:「據聞,俄羅斯人已經與克里米亞汗國達成臨時和議,隨時準備與我國爭奪遼河。」
「羅剎王彼得一世是個有膽氣的,敢孤身一人去歐洲求學,並且回國後實行改革,一如戰國時的趙武靈王,雖已死,但如今羅剎人野心勃勃……」
「嗯!」玄燁輕嗯一聲,道:「八旗已然待命,隨時可點兵出擊,糧草輜重也是不缺!」
「不過,老四,你覺得大清接下來該如何?」
四皇子一愣,然後咬著牙道:「自從大清邁入黑海後,已然是戰爭之世,改革才是求存變強之根本。」
「雖不至於效仿羅剎人,但借鑑一番也是可行的。」
「例如?」玄燁繼續問道。。
四皇子心中一定,繼續道:「可廣建工場,鼓勵貿易,建立科舉選官,以及革新武器和戰術……」
相較於羅剎人的中央集權,滿清作為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又汲取了漢人的精華,已然建立了完善的官僚體制。
故而,如今滿清的革新,就著重與軍事和商人,掃除如今的重農抑商政策。
「朕身子日衰,即日起,你監國吧,準備應對羅剎人的野心!」
四皇子大喜過望,忙不迭叩首。
數月後,還未等到羅剎人的大兵,玄燁就油盡燈枯了,做出了最後的遺言:
「汝繼位後,須得儘快安葬孝莊太后,停了幾十年了,已經夠了!」
言罷,他就嚥氣了。
四皇子
胤禛繼位,給其父上廟號為高祖,改元成武。
新帝繼位的第一戰,就是洶湧而來的羅剎新軍。
……
與此同時,北京城也是洶湧澎湃。
宣武三十年,剛過完年,太子就一病不起,纏綿病榻多日。
這也就罷了,宣武皇帝突然也著了風寒,本來健康的身體就忽然倒了。
皇帝和儲君同時生病,且來得極其洶湧,北京城又怎能安生?
乾清宮中,宣武皇帝躺在榻上,閉目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