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紹武三十八年就到了。
對於普通人而言,過了三四十年的太平日子,已然是兩代,甚至三代人了。
大傢伙都習慣了紹武年的繁華,忙碌於腳下,為一家人的生活操持著。
但對於羅大腦袋來說,相較於崇禎年,這樣的日子可謂是神仙過的。
他坐在門坎上,有一搭沒一搭的抽著旱菸,腳放在的地上,路上的行人皆低頭問好。
作為村裡最年長的幾個人之一,羅大腦袋擁有著不可小看的威望。
幾個孫兒在門口玩泥巴,聽著他的囉嗦。
“在往日,可沒這好吃的,窮得直吃泥巴呢……”
“村裡都沒幾個活人,都餓得眼發綠,當時俺餓得不行了,看到朝廷的軍隊就跑去,想著死也要做餓死鬼,不曾想將軍憐憫我,讓我參軍……”
“當年在東北,那雪下得有三尺後,比你們都高,好多人夢裡被雪埋了……”
“爺,咱們堂邑啥時候下這大雪呀!”一個娃娃憧憬到:“俺想見比俺高的雪!”
“啪!”羅大腦袋拍開啟下他的小腦袋:“瞎說甚話,這大雪,可不得凍死人?”
這下,幾個娃娃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一個褲子扒拉著屁股的小子匆匆跑過來:“羅太爺,村長叫您去呢!”
“知道了!”羅大腦袋抽著旱菸,緩步而行。
待來到村裡,村長和族長忙出相迎:“羅爺,您老來了!”
二人攙扶著,將羅大腦袋迎入院中。
村長泡了杯碎末茶,然後說道:
“朝廷又開始徵兵了,縣裡說這徵兵名額跟移民掛鉤!”
“啥?”羅大腦袋一愣:“移啥子?”
“就是遷到海外去,給皇帝的兒子們做牛做馬!”族長哼哧道:
“雖說地多了些,住得寬敞些,但祖宗墳墓都在這,亂遷個甚,朝廷生怕皇子們身邊沒人伺候,把徵兵和遷民掛鉤了……”
話糙理不糙。
對於藩王和朝廷來說,遷民是千年大計,但對於地方上那些宗族而言,青壯勞動力是他們立足本鄉黨基礎。
搶水,徭役,防賊,對抗鄉衙,縣衙,民壯可都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