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下!”阿爹撒了茶,酒,然後又把米飯放置。
父子二人磕了三個頭,這才起身合十拜了拜。
“這本是咱家屋子那的墳主,咱們佔了人家的地,還挪了個位置,這是天大的恩德,你得像祖宗那樣的拜。”
阿爹摸了摸其腦袋,灌輸著知識:“死人是不能得罪的,咱們每年都清明、中元,過年都得過來拜拜,保佑我一家風調雨順,保佑我兒成才,好好讀書……”
囉嗦了一陣後,將酒茶飯又帶走後。
阿爹看了黃紙燒了差不多了,這才熄了火離去。
回到家中,正好是飯熟了。
潤餅菜,實際上加潤菜餅,米粉製成的薄餅,捲起肉、菜、飯,吃起來津津有味。
阿多餓極了,一口氣吃了三張才飽。
這時候,慢條斯理吃著餅,阿爹則忍不住道:“當年在老家,一天吃兩餐,肚子餓的咕咕叫,來到秦國後。才填飽肚子,一日三餐了!”
“這好日子,就跟神仙過的一樣!”
阿孃眯著眼睛笑著,對於一家人吃得如此開心,也感嘆道:“誰說不是,這日子長久下來就更好了。”
這時候,三個姐姐則同樣吃著,說著悄悄話。
天亮了。
“走!”阿爹帶著阿多,拎著黃紙香燭,以及那一疊紙旗,阿多則拎著酒菜米飯,跟在身後。
走了不到百來步,父子二人就來到了一處院落。
此時這裡已經聚滿了人,大傢伙都是男丁,挑的黃紙,拎著米飯,有說有笑的。
所有人都來自同一家族,五代以內的血緣關係,導致關係親近的很。
“咳,都到齊了?”
好一會兒,在屋內走出一老漢。
“阿公,都到齊了!”
“那就好!”老人笑了笑,露出開心的笑容:“這是咱們家在秦國的第十年,算得開枝散葉了,繁盛的很。”
“但日子過得好,全是祖宗保佑,可不能疏忽了!”
言罷,他指著身邊的大漢道:“阿孝,這次你帶路,讓大家去上墳吧!”
“是!”阿孝明白責任,以及未來族長的重任,鄭重點頭。
旋即,阿多與另一個相同年歲的男孩馱著竹竿,竿子上掛著白旗,偌大的黑字:“陳”在其上。
後面,幾個漢子抬著紙馬,紙人跟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