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武二十來年,偌大的朝廷之中誕生了不知多少的勳貴。
在這其中,雖然分了什麼陝西,湖廣,官兵,賊兵等陣營,但真切的大分類,卻只有三樣。
一則是紹武元從,說白了就是跟皇帝從陝西打到湖廣,然後又習止了天下的那群人,難過了地域、背景等,佔據勳貴之中的九成九。
其二,則是前明勳貴了,以定國公府和黔國公府為代表,包括一些被身死殉國,且被追封的前朝勳貴,約莫二十來家。
最後,則是降臣群體了。
鼎鼎大名,如獻土內附的琉球郡王,以及安南的鄭、莫、阮氏,布哈拉王室,以及新近入京的汶萊王室了。
所做作為,無外乎給藩國一番安寧。
三大群體,組成了龐大的勳貴陣營,在開國時,甚至能與內閣抗衡一二。
要知道在當時,無論是趙舒還是閻崇信,都是封了爵的勳貴,身粘兩樣。
元從派有權有勢,降臣派富貴不缺,惟獨前朝派缺錢缺人,在朝廷上根本就沒有人物當頂樑柱。
要知道,黔國公府如今是外戚,也沒有資格坐鎮雲南了,只能困在京城,之前的萬貫家財也被抄沒,只能靠皇帝賞賜的勳田過日子。
其他勳貴們為了騎馬,甚至特意養了莊園培育,他們卻只能守著幾匹馬在馬廄。
待遇,可謂是天上地下。
這也就罷了,對於定國公府來說,由於魏國公被廢,它還得照顧下這些遠房親戚,家中愈發的拮据了。
徐延宗與張承志,竟然只敢在普通酒樓,點上一桌五塊錢的酒菜。
“最好是尚個公主。”
張承志鄭重道:“聽說那廣平公主陪嫁都有十萬貫,這還只是養女,如果若是親公主,二三十萬打不住。”
“到時候也算是發達了。”
徐延宗搖頭:“人家帶來的是嫁妝,若是取用,得事事求人,家中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剩下的話,他也沒好意思說。
別看定國公府三百年的威風,但人家皇帝還不一定能夠看得上。
那些紹武元從們可還在,聯姻也得找他們才是。
隨便一個侯爵,伯爵,哪個沒有千頃地?
就算遼東再苦寒,那一年一收,也是了不得的數字。
想到這,徐延宗就感覺到羨慕。
昔日朝廷為開拓遼東,以一換二,換三,甚至在吉林以一換五,將大量的勳田放置在了東北地區。
如此一來,整個京畿地區自然是開朗了,同時勳貴們的田產也擴大了數倍。
隨著東北的持續開發,京畿與遼東的差距減少,已然是相差無幾,如今來看已經是大賺了。
可惜這樣的好事,定國公府沾不到多少,因為當時他們本就沒有多少土地。
先是被滿清徵收,然後又被朝廷徵收,盡數分給了百姓和士兵,地契都不算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