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立國時間較短,如果算上文成王李自敬,不過區區十來年,物產貧瘠,民眾不多,故而偌大的宮城佔地只有百畝,不及紫禁城十分之一。
就算如此,王宮也是消耗了李自成多年來的積累與劫掠,耗費近百萬。
而如今,一場大火從西南角燒起,直接沒了兩成殿宇,對於康國來說,沒有三五十萬,根本就無法修復。
李嗣頗為氣憤,但就算如此,他還是壓抑著忿怒,召見了群臣。
文臣以宋企郊為首,武臣以李萊亨為首,可謂是齊聚一堂。
議題,自然是對衛藏國開戰。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李萊亨雖然桀驁,但此時卻頗為恭敬:“殿下,據臣所知,那群韃子們已經在聚斂錢糧,操練隊伍,準備隨時出兵。”
“這偌大的高原,除了咱們康國以外,還有他國嗎?”
“凡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臣請殿下發兵,以衛藏國意圖行刺王上為由,大發兵馬。”
“我等十萬兵,枕戈待旦!”
“臣等願為王上分憂!”
數十大將一個個拱手而出,可謂是非常嚴肅。
宋企郊等文臣蹙眉,對這群人的逼宮甚是厭惡。
李嗣端坐王位,瞥了一眼之星文成武將們,按照之前的商議,他開口道:
“衛藏國背信棄義,意圖行刺本王,是可忍孰不可忍,本王豈能拂諸臣之忠心?”
“傳旨吧!”
“是!”一旁的宦官出列,拿出黃綢:“教旨——”
“衛藏國素來桀驁,不服王化,以禽獸自居,屢侵我國疆土……”
“故,令理郡公李萊亨為討西大將軍,領我大康國兵馬,一應將校從之……”
李萊亨大喜,忙跪地謝恩:“臣李萊亨必不負王上,定然活捉其主,為王獻俘。”
言罷,一眾武臣立馬就笑容滿面。
半個月後,物資齊全後,康國點齊兵馬五萬,號稱十萬大軍,向西進發。
衛藏國反應也不慢,他們一邊派往使臣去往大明求援,一邊點齊兵馬應戰。
顯然這一場戰事,雙方已經準備許久。
遠在四川的朱存渠,也收到了這則訊息,情緒激動起來。
不過,坐鎮中軍的朱靜,則淡然了許多。
“殿下莫要激動。”
朱靜笑看著踱步的太子,輕聲道:“這場戰事還未到緊要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