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中原的開拓,都是具有各有各的困難,同時也是清朝成功的原因。
南洋不必提,溼熱蟲蛇還是其次,關鍵是是瘧疾,直到西班牙人帶來金雞納霜才算是掃除了障礙。
西邊,明朝開發雲貴,但是對於青藏高原無能為力,只能效仿元朝羈糜之。
而東北的開發,低溫是最關鍵的阻礙。
明朝棉花這樣廉價的保暖物開發出來,才算是正式的開墾遼東,但人天生的是嚮往溫暖的,後世多少東北人拿海南當家。
當然,樹大根深,荒蕪難開發也是困難。
機械化才是開發這些原始深林最大的倚仗。
不然的話,偌大的吉林,怎麼會只拘束在數城之中,實在是無能為力。
“除了開發之外,也能修路嘛!”
朱誼汐指著那鐵犁道:“把其換成石鐵齒,或者鐵筒,不就能犁地,壓平道路,這能省去多少人工?”
修官道最重要的就是挖土除根,有這鐵牛,一切都很容易了。
“請陛下賜名!”
一旁的工匠很會來事,立馬恭敬道。
“賜名,鐵牛確實粗糙了些。”
朱誼汐露出了思考狀:“耕地時拖來拉去,就叫拖拉機吧。”
旋即,工匠又吐露了拖拉機的缺點:
笨重,必須要兩三個人操作,隨時持續新增木柴,而且還容易陷入地面。
對於這些缺點,朱誼汐並不在意,對於目前而來,這是夠用的。
“多造幾臺送到東北去,然後在實踐中改進,就跟火車一樣,持續地改進。”
“君子善假於物也,爾等可是君子的臂膀,不可疏忽。”
一眾匠人個個拜服。
“怎地進步如此之快?”
“陛下,您之前不是說要讓他們讀書嗎?那幾何,物理小識等,他們這幾個月都在苦讀,就想著封爵呢!”
朱誼汐搖搖頭,果然,為了爵位,讀書並不算難。
離開了這座朝思暮想的發明創作地後,朱誼汐的心情很是不錯。
值此時,此後在一旁的劉阿福輕聲道:“陛下,歐洲的使團按照您的吩咐,採購了一批稀罕有用的牲畜,已經到了……”
“那麼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