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黃相雜的的平原上,遠處河流縱橫,一切都是一目瞭然。
兩軍駐紮的地方處於愣格河的一處岔口,兩條小河併入大河,形成了一個幾字形。
清軍處於上游,主幹流位置,而明軍則在一條河匯入點,相距不過百里。
如果是在中原地區,這五六十里沒有一天是走不了的,但在如今這個平原地帶,半天就能抵達。
清軍分成三座大營,比鄰河流,相互為犄角,簡陋異常,最大的防護也不過是一些鹿角而已。
此時,明軍奔走的騎兵群好像洪流一樣在撲向清軍,此情此景,彷彿洪水要淹沒一切阻礙。
清軍自然對守營寨沒有信心,只能全部出營,進行反擊。
明軍為黑紅相雜的軍袍,脖頸處帶著顯眼的三角紅巾,頭盔為戴笠型,戰場上極為顯眼。
而清軍則尚水德,故而多為灰黑色軍袍,昔日花樣眾多的八旗顏色,在艱難的環境下已經全部改變。
黑紅洪流與黑灰洪流進行衝擊。
清軍分為數股,彷彿眾鳥撲食。
而明軍則凝成了一股繩,即使是騎兵,也依舊井然有序,不敢偏離戰陣。
“轟轟轟……”無數的馬蹄在快速地交替前邁進。
“哐當……啊……”
一接觸,這便是火花飛濺,慘叫四起。
憑藉快速的衝鋒,中間長長的槍矛對刺,人仰馬翻如水沸騰,兩軍很快交織一片,刀劍在空中急速地亂劈亂砍。
清軍的騎兵多習自蒙古人,為輕騎兵,喜歡遊射。
前軍對殺,而後方的箭雨四面八方而來,多為拋射,投向了明軍。
不過,鎧甲的重要性在戰場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拋射根本就無多大傷害,除了寥寥一些倒楣鬼以外,根本就無法解決明軍。
而這時候,明軍則藉助鎧甲之利,不斷的進行衝鋒,廝殺,猶如一頭發了瘋的猛虎,不顧一切。
血肉橫飛,屍橫遍野。
這種慘烈的廝殺,立馬就嚇住了不少的蒙古人。
尤其是從綏遠、察哈爾徵召而來的蒙古騎兵。
對於他們來說,被處羅可汗徵召而來,只是為了服兵役而已,事後撈一點好處就罷了,不至於這般不要命。
同時,被編入蒙八旗的那些蒙古人,此時也被嚇得不輕。
他們多是車臣汗部和布里亞特蒙古人,編入蒙八旗成了自己人,但他們卻明白裡外之別。
蒙八旗依舊在滿八旗之下,而且隨著蒙八旗人口的不斷擴大,朝廷的忌憚也就越大。
兩份猶豫,讓戰場的節奏忽然慢了一些。
但中心戰場卻依舊慘烈。
勒克德渾看呆了:“明軍竟然以騎兵為先,而沒有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