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八十二章國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國相 (2 / 5)

大量耕田的存在,意味著奉京府擁有大量的存糧,被分封到草原各處的八旗貴族們,則不得不有求於朝廷。

所以滿清的精華,就在奉京府。

這不像遊牧部落可以隨時跑走,避其鋒芒,奉京府兵臨城下,根本就逃不了,無法逃。

“你的意思?”順治驚道:“這不可能吧,三四千里路都是荒漠草地,明軍怎麼可能抵達奉京?”

“我不會讓他們吞併科爾沁的。”

“陛下,萬事都有可能。”范文程搖搖頭:“以防萬一,臣建議在海西建立糧倉,開墾耕地。”

“除了狡兔三窟外,也是朝廷日後西向的橋頭堡。”

所謂的海西,指的是伊爾庫茨克,曾經是羅剎人的據點,隨後被清軍佔據,從而納入統治。

奉京府在貝加爾湖東北角,而海西則在西南角,是貝加爾湖的兩個頭。

往日的通訊,都是坐船,實在偏僻。

“奉京城破,就去海西避難。”

順治點點頭,表示明白。

“若勢不可為,陛下可繼續西向,去佔據那葉尼塞河下游地域,羅剎人的庫茲涅茲克、託木茨克,其本是布魯特蒙古諸部遊牧所在,羅剎人欺凌過甚……”

布魯特蒙古,也叫乞爾吉斯,元朝之前叫黠戛斯,其在歷史中曇花一現,就是滅了不可一世的回鶻汗國,使得其分崩離析。

布魯特蒙古也被稱之為高山蒙古,由於臨近歐洲,黃白混血人種,傳說當年李陵被匈奴所封的丁零部就是布魯特人,唐時還認親,以為一家。

聽到范文程苦口婆心的介紹,順治有些煩躁了。

他意識到,這位老臣對於奉京和塔沒有信心,一直想著狡兔三窟,而從不是大清打回去,或者自保成功。

“陛下,紹武此人狼子野心,不斷的擴充國土,對於奉京必然不肯放過,只要儲存元氣,何必糾纏,喪了性命?”

“先生所言極是,海西城是一定會擴建成糧倉的,我也諸部遷徙部眾過去。”

順治嘆了口氣。

看來,范文程真的老了。

數十萬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科爾沁部落為中心,明、清兩股實力又開始角力了。

作為風暴中心點,科爾沁諸部自然是備受其害,人為的分成了兩部。

本來只是順勢騎牆,但政治立場這一旦明朗化,那自然是漸行漸遠。

……

同樣遠在河中地區的布哈拉汗國,布哈拉城。

作為遼國相,滁州伯,賈代化埋首在桌案上,處理著整個遼國的政務。

在藩國的建設和開闢中,往往受限於親王們年齡小,經驗不足的緣故,故而皇帝會令人擔任國相,軍政一把抓,為藩國盡心盡力做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