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七十章會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會館 (3 / 5)

而在山東會館的不遠處,幾個路過的讀書人,對人潮湧動的山東會館。那是數不盡的羨慕。

兩隻巨大的石獅子,巨大的石牌高大的臺階,大氣的匾額,無不在訴說著山東會館的豪奢。

“我綏遠,何時有如此風光?”

幾個讀書人感慨萬千。

進士有名額,各省的舉人自然同樣有名額。

例如,昔日的南直隸,擁有最多,135人,如今被分為三地,人數不減反增,安徽、江蘇各自擁有八十人,南京應天府坐擁三十人。

綏遠作為邊省,人口雖然只有一百來萬,且蒙古人佔據多數,但讀書人確實不少。

故而,綏遠近年來不斷爭取,終於不再參加寧夏的鄉試,擁有自己的名額:三十人。

近些年來羊毛貿易盛行,許多蒙古貴族發了財,自然而然就請名師指導學問。

再加上邊軍就地駐紮,其子弟也同樣參加本省科舉,文風漸漸昌盛。

但很可惜,綏遠貧瘠,會館雖然建設了,但卻只有七八間瓦房,幾人擠在一起住,有時候還得去寧夏會館去擠。

人家普通計程車子,三菜一湯,有魚有肉,甚至還有僕從住的別院,極其寬敞明亮。

而他們呢?

每日青菜豆腐,吃喝比不上普通的僕從。

在這種情況下,怎能認真備考。

幾人商議一番,覺得再這樣下去對將來不利,再加上羨慕嫉妒的緣故,他們忙去尋找館首。

與其他的會館由舉人,乃至於京官擔任館首不同,綏遠會館的館首,竟然是個商人,而且還是北京商人,名叫劉長貴。

他們住的這處院子,其實是人家的別院,在北京城買下也得三五千塊,就這麼毫不猶豫地給士子暫住,可謂是心胸開闊,目光長遠之主。

“你們是說,找他省會館合作?”

劉長貴聞言,大喜過望:“早就應該如此了,咱們要不與寧夏試試?”

他是商人出身,而且還是北京人,並沒有什麼門戶之見,能夠擴充套件人脈自然是比較樂意的。

誰知,領頭的杜易之則否決了這個提議:“且不說寧夏會館本就拮据,許多舉人被迫租賃寺廟,咱們去了也沒有地方住。”

“況且,因為之前鬧得不愉快,人家怕是也不樂意。”

當年朝廷考慮到綏遠人口少,寧夏新建,兩地都不算什麼人口繁盛之地,再加上離得近,所以就一起合併鄉試,共錄取五十人。

表面上來看,兩省各分二十五個名額,很是公平。

但實際上綏遠卻是吃了大虧。

寧夏雖然人口少,但之前是寧夏鎮,許多邊軍軍戶,漢人超過半數,比綏遠強太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