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後,酒席上,風塵僕僕的張容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見那木桌上,擺放著十六碟菜。
雞鴨魚肉,羊狗鹿獐,應有盡有,雖然說不上豪華,但卻架不住齊全。
最中間,一條十來斤重魚頭,帶著辣椒,紅彤彤的,看著就充滿著食慾。
“青桑湖方圓四百里,物產豐富,若是論奢侈,自然比不上內地,但算是種類,卻也不下於其。”
夏鶴年作為城守,笑著解釋起來。
張容虎微微頷首。
雖然邊境距離青桑城還有兩三百里地,但青桑城卻也是安西最北邊的城池。
其周長十里,城高三丈有餘,民戶五百,駐軍千人,管轄著大小部落也有近三千帳,在內地也是一縣之地。
據他所知,去年青桑城彙報,其地已經開墾近兩萬畝,都是上好的水澆地,畝產兩三百斤不在話下。
為了養牛羊等牲畜,青桑城甚至開拓了三千畝的苜宿草場,專門收割牧草。
“青桑城乃北疆重鎮,這裡的民戶還是太少了。”
張容虎一邊吃著羊腿,一邊道:“朝廷那邊只能給你安排百來戶,剩下的都要你去努力,儘量讓那些韃子們歸化。”
“如今你作為青桑城守,只有正七品,若是能達一千戶,某就會啟奏朝廷,將青桑城晉為州,躍遷正五品。”
一瞬間,夏鶴年的呼吸急促了:“您放心,我保管三年內,將民戶達到一千。”
“記住,社會耕地的民戶,而不是放牧的蒙古人。”
張容虎沉聲道。
安西的地界太大,故而南北分治。
同時,南疆由於是沙漠地區,大綠洲設州,小綠洲為縣,分設指揮使、都指揮使坐鎮,配合流官統治。
北疆也是一般,沒有設府,只是在人口較多,適宜耕種的地方築城,屯田和管理牧民。
不過,北疆的民戶較少,一半以上都是軍屬,故而更加集權一些,軍民一體,稱之為城守使,並沒有文官來掣肘。
畢竟被蒙古人包圍,需要的權力集中,而非分散。
所以北疆的賦稅分成很低,地方上能截留七成,只須上繳三成即可。
安西的賦稅大頭,卻在南疆。
雖然綠洲貧瘠了些,但溝渠發達,農業自然興盛,這也導致手工業發達。
而且由於綠洲的集中性原理,導致賦稅徵收更為容易,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