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科舉——”
秦王呢喃著,隨即下定了決心:“本想到明年再開,這般就定在年前吧!”
首相劉觀則抬頭,提道:“秦國位屬藩國,這科舉形同大明自然無異議,只是就怕北京起心思。”
“你說的也有道理。”秦王點頭:“咱們若錄取的也是進士,必然與北京相沖突,不符藩國之道。”
“殿下勿憂!”毛復抬頭挺胸:“如今我一國,二十六府,兩百縣,數百萬萬眾,堪為一省之地。”
“如此,何不只取童試、鄉試?”
“你是說,咱們只取舉人?”
秦王一愣。
“名為舉人,實為進士。”
毛復認真道:“秦國若取進士,必被大明嘲笑,何不自貶一階為舉人?兩全其美。”
“那舉人名額為多少?”
秦王接受了這個提議。
“臣以為,大明三年一會試,只有三百人,如今我秦國縣多而民寡,可取五十之數。”
劉觀提議道。
“可之!”秦王點點頭。
“殿下,既然安南舊人心思奔湧,那麼必須要儘快編撰前史,將所謂的李、黎、莫等偽國,盡數打為叛逆,正塑人心。”
毛復繼續道。
劉觀則不落後,提議道:“秦國初立,應當儘快派遣巡按御史,監察各府、縣,捉拿亂民。”
秦王聽得二人的建議,認真的點點頭,這些都是金玉良言啊。
他到底是秉政多年,又經受住了皇權教育,政治經驗豐富的很:“如此,就照兩位閣老們的建議去做吧!”
“不過,巡按要有,但到底是明面上的,容易被那些刁民察覺,本王覺得私底下還要有密探,如錦衣衛!”
“殿下三思啊——”劉觀、毛復二人,連忙拱手彎腰,嘴唇在哆嗦,臉色大變。
他們本想說一下錦衣衛的壞事,但想到北京城的錦衣衛依舊好好的,這番說了豈不是指桑罵槐?
“好了,我不會設錦衣衛的。”
兩人鬆了口氣。
“畢竟父皇本就有了,我再設就屬僭越了。”
秦王輕笑道:“就效彷錦衣衛,設為一個大內密探吧!”
“各府、縣設立百戶、千戶所,打探密事,捉拿叛逆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