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八十六章工程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六章工程兵 (1 / 3)

中秋後,北方天氣漸涼,雖然秋老虎不時地回首,但到底來到了秋高氣爽的時節。

聽濤閣,建於一處小瀑布處,嘩啦啦地傾瀉聲晝夜不停。

二樓憑欄處,擺放著一張湖南益陽竹蓆,其薄如紙,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歷年來都成了貢品,一張發賣數十塊不止。

戶部尚書王應熊跪坐在涼蓆上,感受著貢品的清涼,耳旁傳來瀑布的宣洩聲,臉部則是水霧鋪面,不知不覺竟然就平靜下來。

“飲茶!”

忽然,一盞茶擺放在他眼前,皇帝的相貌在眼前放大。

幾年間,皇帝由青澀變更成了成熟,眼眸如同一汪清泉,讓人窺探不到深淺。

昔日干淨的下巴,也早就留起了短鬚,一雙大長腿盤坐著,臉上帶著慵懶。

“謝陛下。”王應熊回過神來,他也不客氣,將眼前的茶一飲而盡。

皇帝瞥了其一眼,見其雙股顫顫,不由道:“跟也一樣盤坐吧,跪坐難為人。”

“是!”

王應熊鬆了口氣,渾身這才感覺快散架了。

此時的王應熊,已經六十有四,早就到了致仕的年歲,但一來他自己還覺得自己能堅持,二來皇帝也不想打破朝堂之上的平衡,所以的尚書之位穩如泰山。

“陛下,江南的夏稅,泰半都入了庫,只有四川等內陸身份還在運送,到九月底必然是能到。”

王應熊感慨道:“水運何其速也?”

這話倒是不假,在明清時期,夏稅、秋稅的運輸時限只有三四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六月稻熟,八月底就得徵收完畢,然後年底前運送至北京城,之前由民運(糧長制),後期一條鞭法後,改為官運。

不過最根本的,還是海運的暢通。

哪怕是廣東,從南至北也不過一個多月,可謂是迅速快捷。

這對於朝廷來說,大量錢財的迅速入京,足以讓財政大為改善,寅吃卯糧也得有糧吃才行。

“水運雖好,但大明疆域廣闊,也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水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