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武十八年,四月中旬,玉泉山。
因為玉泉山莊而興起的城鎮,此時已經建起了一圈高三丈的圍牆,有了城門,也有了衙門。
整個玉泉鎮極其興旺,來往的商賈不可勝數,南腔北調在此匯聚,成為北方首屈一指的大鎮。
這時候,往往有人讚歎:“天下四大名鎮,景德鎮瓷器暢銷海內外,佛山鎮鐵器甲於天下,漢口九省通衢,朱仙鎮雖然水陸興盛,但卻比不過玉泉鎮了。”
“那是,玉泉鎮招待的可是皇帝,能一樣?”
水陸交通,玉泉鎮唯獨連著鐵軌馬車,去往北京城只要一個時辰,可謂是方便快捷。
因為招待皇帝和王公貴胄,玉泉鎮也因此為傲,將自己列為四大鎮之首。
雖然距離皇帝避暑還有一段時間,但玉泉鎮來往的商人們已經極多。
大量的車馬騾隊聚集,運來了大量的珍寶,同時大量的糧食、布匹,鹽等日常所用之武,也大量匯聚。
黑龍江的東珠、海東青,吉林的人參、貂皮,長白山雪蛤,漠南的羊毛毯,蒙古馬,黃羊,青海的犛牛、盤羊,洞庭湖的鮮魚,安西的哈密瓜,嶺南的荔枝等。
各色美食貢品齊聚,就是為了給皇帝和勳貴們消費。
城外,一出佔地二十餘畝的大宅院中,朱門銅釘,兩個石獅蹲門前,虎虎生威。
兩人僕人站在門口,打扮的乾淨利落,昂首挺胸,別提多驕傲了。
門上的牌匾,一個龍蛇起走的《朱宅》二字,極為乾脆利落。
忽然,有一人急匆匆而來,臉上帶著焦急,從側門而入,剛入廳中,就一股腦地就跪下:“稟夫人們,兩位少爺從京城來看您們了。”
“這小沒良心的,去京城讀書兩個月都不知道回來……”
坐在主位上的婦人,眼眸中滿是光彩,雖然年歲大了些,但面板仍舊帶著細膩,時光彷彿沒有在她精緻的五官上留下痕跡,眉眼則如三十來歲。
頭上紮起的牡丹髻,蓬鬆的長髮高七寸,鬢蓬鬆而光潤,讓那張笑臉更顯魅力。
當然,最顯眼的莫過於其胸前的累贅,即使罩了數件衣裳,仍舊高聳,顫巍巍的猶如雪山,高處不勝寒。
僕從跪著低頭,不管有絲毫的目光而向。
“櫟哥兒他們則不是故意的。”
這時,一旁坐著婦人則輕笑道:“府試剛過就回來了,這很不錯了。”
婦人巴掌臉,面板白皙透紅,一雙嘴唇略顯單薄,但細長的嫩頸卻讓人難以移目,清脆的聲音猶如黃鸝一般悅耳。
“你就向著他們。”這時候,一旁的另一婦人,則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一雙筆直而圓潤的長腿極其顯眼,身高堪比一般的男人。
她冷豔的臉蛋上透露出一絲責怪:“都是你們將他們幾個慣壞了,男孩子,就得摔打,不打不成器。”
“好了。”坐在主位上的卞玉京則搖了搖頭,胸襟也被連動,感受到一股力道拉扯,她忙停下:
“兒子們回來了,應該高興才是,莫要讓下人瞧了笑話。”
這般,李香君和蔻白門才算是止住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