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謀點頭道:「不涉及省衙,只是知府這等親民官,倒是可行。」
中書舍人只能繼續道:
第二,不得設傳謠言,誹謗他人。
第三,報紙不得有辱文風道德……
第四,報紙前三年不得過縣界……
條條款款,可謂是細緻極了。
「若是官員家中也辦報紙呢?」
堵胤錫瞧出了漏洞:「藉此來打擊政敵,這可不是什麼好法子。」
「您說的是。」中書舍人解釋道:「朝廷規矩,官員基本上都是異地為官,且報紙暫時不出縣,打擊同僚就顯得無有必要了。」
談到了這個,閻崇信則補充道:「官員不得私自書寫文章等東西上報,須得實名之。」
折騰了半個時辰,關於報紙的管理細則討論完畢。
內閣這才遞交給皇帝。
皇帝看了幾遍後,又加上一條:「採取責任制。」
「若是出現差錯,如流言造成損失,則又主編,以及股份一同擔責。」
流程細則一下,本以為民間的輿論會平息一些,但沒想到更加的湧動了。
因為一切都是正規透明的。
所有人不怕錢多,就怕暗箱操作。
短短一個月間,北京城中的報紙登記,就超過了三十份。
很顯然,北京城百萬人口,各色人等,即使識字的人不多,但市場足夠遼闊,足以讓報紙吃個溜圓。
「賣報賣報嘍,文才報,最新鮮的三國,能看個飽咯——」
「神仙鬼怪,哪吒鬧海,封神演義就在雅賢集——」
「宛平縣出個母豬,一連下了九個豬崽,獨家秘方就在閒話齋……」
「喲嚯,倒是熱鬧。」
齊王臨窗而坐,看著街面上的風景,耳旁傳來了大量的吆喝聲。
各色的孩童,懷中揣著報紙,喊著不一樣的口號,在街頭巷尾大肆吆喝。
來往的行人有的駐足買來,有的不住地抓耳撓腮問著。
朱存樺見之,一時間感懷備至。
在年初,皇帝就定下了他的婚事,臘月就得成婚。
想起了日後家中有人管束,他就感覺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