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季節,風裹著涼意,掠過綠油油的小麥,掀起了一股浪,讓人賞心悅目。
陳二狗坐在田埂上,光著膀子,穿著半舊不新的破襖,裡面填的蘆葦絮露出了半截,他毫不顧忌,雙目盯著手中的螞蚱,怎麼也停不下。
此時,他心裡想著,到底是該紅燒,還是直接拿著釣魚呢?
青黃不接的時候,最是難人。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無論肚子裡填多少,他都感覺到餓。
在他的旁邊,就是一片片農田,茅屋瓦舍星星點點,遠處就是小橋流水,河岸草坡上,黃牛低頭吃草,不時地哞叫一聲。
不遠處,幾個小孩則在黃牛身邊來回折騰,活躍得不行。
炊煙犬吠,形成了一片北國田園風光。
附近的水塘旁,幾個孩子正興高采烈地下去摸魚,可惜渾濁的水面讓他們一無所獲。
至於去河裡撈魚,得過巡河的族老那一關,他手裡拿著扁棍,碰到小孩子過來就是揮舞,凶神惡煞,嚇退不少。
所以,陳二狗別無所想,要麼下塘摸魚,要麼釣魚。
他的小腦袋瓜不住的在思量著,下面涼颼颼的,讓他不住撓著。
「二狗,二狗——」
忽然,遠處帶著個破草帽的十三四歲的少年,則一邊跑著,一邊喊:
「有你家的信到了,你哥託信回來了——」
陳二狗猛回頭,手中的螞蚱死死地抓住,然後一股腦地起來,渾身粘著黃土及青草。
他的大哥,20來歲還沒有媳婦,所以就去參了所謂的軍,去了東北,這幾年陸續的寄回來了不少錢,改善了家裡的生活。
而帶信的,則是去鎮上趕集的。
大明三百年來建立起驛站系統,這幾年不斷地修復,呈現出巨大的活力。
而且,伴隨著鄉三老的設立,鄉一級的行政機構逐漸受到認可。
鄉轄十幾個村亦或者幾十個村,縣上的民信局,在在各鄉派人傳信。
村上的人趕集時,也會託人去收信。
「好嘞——」
二狗忙不迭接過木匣,然後喊道:「銅板待會送給你家。」
「不用了,拿雞蛋就行了。」少年不假思索地說道,然後又跳躍的向著遠方而去,嘴裡喊著親朋好友。
在民間,銅板是交稅,入城買東西的珍貴東西,雞蛋則是最常用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