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五十二章康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康國 (1 / 5)

而此時康國,則陷入到一場詭異的氣氛中。

無它,康國的國王,李自敬,本就身體不好,熬過了多年之後,終於在今月病入膏肓,已沒有多少時日能夠煎熬了。

順京,原名甘孜,在李自成病逝之後,李自敬在此登基稱王,尊李自成廟號為太祖,諡號為「武成」,即武成王。

自然而然,為了安享太平,之前的大順國號就不能用了,只能嚮明朝投降,朝貢,從而保得太平。

也因為如此,年號改為紹武,一應的制度,遵從郡王制,甘孜改名為順京,算是祭奠之前的大順了,也算是留下一絲紀念。

其官制與大明雷同,內閣易名為政事堂,首輔閣老稱之為上相、左鋪、右弼,其下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政府,其首腦為政府尚書。

其中,牛金星擔任上相,實為首輔,宋獻策為左鋪,宋企郊擔任右弼。

地方官制上,知府為府尹,知州為州牧,知縣為縣令,而比較奇特的是,各地並非以文官為首,而是以防禦使為主,文官從之。

康國在京城設有一府,名為順京府,地方為五州,分別為康定、雅安、西昌、巴塘、理塘,共十六縣。

多年的治理,統計,康國有民一百二十萬,其中藏民九十餘萬,而漢民、蒙人,包括商賈、軍隊、百官在內,也不過三十來萬,佔據劣勢。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自敬在各州、縣,設立防禦使,一方面是為了鎮壓反抗的牧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安撫眾將。

要知道相較於李自成,李自敬雖然資歷深,但為人比較平庸,很難一令百從。

所以對於這群驕兵悍將,只能縱容且分化拉攏,而防禦使則妥協的產物。

李自敬向他們妥協,各州、縣的防禦使,即兵權將會世襲,一如明朝軍戶制,由其子嗣傳承、管理,但必須得到朝廷的認可。

軍隊由防禦使掌控,而民政則是由順京任免的縣令、州牧主持,聽從防禦使之命。

財政上,使用的是三七分成法。

即,地方上繳三成的財政收入,七成留用。

不過,順京府作為康巴地區的中心,由李自敬親自控制,不僅農牧業比較發達,商業也較為繁榮,人口約五十來萬,所以面對其他眾將,他佔據絕對的優勢。

順京府處於四川盆地西緣山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地帶,是康巴地區的中心,所以起海拔只有3000多米,可以說住在此地的百姓,天然適應高原氣候。

夏日的順京,依舊是涼風陣陣,高高的太陽極其的大,讓人直視後有些恐懼。

到了午時,忽然一陣烏雲來到空中,架起了雷電,下起了連綿細雨。

一群群的飛鳥,從天空掠過,迅速的朝著森林而去,城內的百姓們則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避雨。

牛金星昨夜浪戰,一把年紀了也不消停,直到午時才堪堪起來,享用著精緻的美食。

要不怎麼說康巴地區好,作為茶馬古道的終點,大量的漢商奔波而來,帶著鹽、茶、絲綢,從藏民這裡換取牛羊,皮草,寶石,以及最為珍貴的戰馬。

這與甘肅、青海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

也正是因為如此,眾將才委曲求全,開始享受起太平生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