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間,數不清的箭雨劃過優美的弧度,然後在方陣中落下。
方陣中的步兵有些慌亂,數不清的怒吼響起:「後退一步者死——」
瞬間,方陣穩住了。
而火器這時候也逞強,立馬肅清了前方的人群,緩步向前逼近。
武將的叫罵,激昂的樂鼓聲,相互奏響,組成了一支奮發向上的軍勢。
馬兒喘著粗氣,在寒冷的空氣中冒著熱氣,吐著白沫,承擔著上百斤的重量,不斷地衝刺,廝殺。
騎兵的廝殺不如步兵的一板一眼,手中的火槍一發彈丸後就偃旗息鼓,只能依靠著彎刀。
不過,明軍的優勢也很明顯,極高的著甲率,讓他們在對攻之中佔據上風,然後慢慢擴大戰果。
李定國騎著戰馬,身後的戰旗獵獵作響,而一丈來高的大纛在戰場上極為顯眼,就這般屹立不倒,鼓舞己方士氣。
聽著戰鼓不斷,他熱血沸騰,恨不得一馬當先衝殺於陣仗之中。
可惜,他是主帥,放縱不得。
單筒望遠鏡豎起,戰場上的形勢一目瞭然。
中軍的方陣在度過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後,憑藉著優秀的軍官體系,立馬穩住腳跟,不斷地向前拼殺。
而兩翼的騎兵則在擴大優勢,憑藉著裝備的優越性,與蒙古人打得佔據上風。
顯然,戰場上的局勢對於明軍來說是有利的,很明顯是個拉鋸戰。
但這卻並非李定國心中那樣乾脆利落。
胯下的戰馬似乎體會到了主人的心情喘著熱氣,不安地擺動著馬蹄。
「如此拖延下去,對於日後的戰事不利,同時也會讓蒙古人產生某種想法——」
李定國嘀咕著,臉上瞬間堅毅起來。
艱難地解決蒙古人,必然會讓後者產生某種時運不濟,明軍不過如此的僥倖心理。
要知道衛拉特蒙古雖然三大部獨大,但其餘的小部落也是極多,他可沒有閒心是一個一個的解決。
「傳令,讓鎮西炮出陣——」
「是——」一旁的傳令兵立馬應下。
所謂的鎮西炮,實乃朝廷當年研究的輕型線膛火炮,重約四百斤左右,裝備有車輪,在草原上行軍是極為方便的。
而這一次,李定國就帶了三十門鎮西炮前來。
早已經預備多時的鎮西炮,被一個個推動向前,佔據一個山坡,開始埋土定位,計算角度,清理炮膛,上霰彈。
三十個黑洞洞的炮口斜對著天空。聽到「哐」地一聲鑼響,大喊聲傳來:「放——」
「轟!轟!轟轟……」如同雷鳴般的震響陸續響起,大地都在顫慄,一排火炮因為後坐力後退數步,震起滿地的灰塵。
從遠處看,緩坡上白煙一排依次騰起,煙霧中火焰噴射絢爛,聲勢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