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九章退耕還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退耕還湖 (1 / 5)

「紹武七年,四月二十九,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第二甲六十七人賜進士出身,

第三甲二百三十人賜同進士出身。」

宣制畢,傳臚官開始唱名,大殿上文武官員和諸進士屏息傾聽。

傳臚官唱道:「第一甲第一名,王詡——」

此言一出,跪在陛下的貢士們一片激盪。

許多人頻頻回首,面露驚詫和不解。

考官們更是悚然,懷疑自己送錯卷子了。

這完全不符合常理。

豈止是他們,就連王詡本人,都渾身毛孔開張,一股熱氣直撲或腦勺,臉蛋立馬從白皙變成了漲紅。

從倒數第一,變成第一,這是多麼得讓人激盪。

三年一科,一科三百人。

大明朝兩京二十二省,三年出一個狀元,皇帝欽點,金榜頭名,傳臚誇街,備極尊榮。

接下來的名次,他都沒能聽到。

從皇城長安左門到東四牌樓,雙腳不能著地似的,到處都有人簇擁哄抬,觸目皆笑臉、耳邊盡諛詞,暈暈乎乎,無法澹定。

一路上的喜鬧自不必提,三年一屆的狀元郎是京城士民們最津津樂道的。

雖然後世都說,狀元無用,言語沒幾個入閣為首輔的,但這不過是倖存者偏差罷了。

據調查,明朝九十個狀元,官至大學士入內閣或非大學士入閣的,前後有胡廣、馬愉、彭時等17人,佔到狀元總數的19.1%。

近一半狀元為***,或六部尚書、侍郎。

可以說,狀元前途之遠大,讓人羨慕。

翌日,內廷開始刊印殿試廷策文卷,然後就刊發天下。

一瞬間,殿試情況被人所共知,輿論譁然。

誰都沒有想到,進入殿試後,竟然還有附加題。

訊息從北京,如風一般的蔓延至天下。

江西省廬山五老峰山下,有一座書院,天下聞名。

其喚作白鹿洞書院。

唐時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此隱居讀書,養了一頭白鹿,所以叫白鹿洞,後來朱熹在此為官,重修了白鹿洞書院。

其後,成為宋末至清初幾百年「講學式」書院的楷模,成為當時我國一個文化中心,被譽為「天下書院之首」。

在明朝,朱元章重視社學,鼓勵官學,輕視屬於私學性質的書院。

嘉靖、萬曆時期,官場腐敗,思想大發展,尤其是王陽明提倡書院,走到哪裡就開學講課。

可惜,朝廷對於異端思想格外的警惕,結黨營私分外壓制,屢次禁學,在張居正時期,「詔毀天下書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