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在北京這個地方是沒有什麼秘密可言的,皇帝微行到內閣,見到了正在當值的夏完淳和王夫之,並且和他們有過一番攀談的事情,很快透過有心人的追問得到了完整的版本。
皇帝夜遊之事瞬間哄傳官場,中書舍人們悔不當初。
甚至連幾個閣老,都開始琢磨著是不是要守夜。
偌大的北京城,也因此多了不少的說項。
不過,對於勳貴武臣們來說,皇帝的信賴不過是基礎,最根本的還是功勳。
文官的彈劾留中不發。
其中的意味,極其深遠。
立志於建功立業的勳貴們紅了眼,西方如此之大,戰功還會少嗎?
一些武夫們開始上書,要求去往西方任職。
話說,如果不是高一功沒有子嗣,又準備把自己的兒子過繼過去繼承爵位,朱誼汐是肯定得換將的。
思量再三,皇帝終究還是有了動作。
調派數名伯爵、侯爵西去,擔任要職,以為壓陣制衡。
隨後,雲南總兵李定國也被調回北京述職,然後派往甘肅擔任青海總兵,受其調遣。
而陝西、寧夏,四川,更是調集數十萬石軍糧北上,協助其解決糧餉問題。
到了這個時候,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皇帝西進之策勢在必行。
而在十月中旬,一場大雪席捲了北京城,封禁京城,其徹底地宣佈入了冬。
每日入京的煤車數以千計,為百姓們貢獻溫暖。
而對於在吉林的辛文成來說,吉林的冬天,早在九月初就已經到了。
大雪覆蓋著地面,厚達數尺,萬籟俱寂,一片白色,根本就沒有行人走動,人馬皆疲。
這個時候,馴鹿就派上用場,雪橇成了主要的工具,惹人喜愛。
“走,再去看看。”
辛文成不顧辛勞,趕著馴鹿在城內外巡視。
第一次在吉林過冬,一切都是那麼的艱難。
燃料,吃食,住房密封,乃至於日常的大小便問題,都成了所有人的苦惱。
對於,辛文成只能硬著頭皮一個個去解決。
不出所料的話,接下來的幾年他都在吉林度過,第一年是個硬骨頭,必須得啃下。
燃料問題,木柴不夠,他動員所有的軍隊,砍了近一個月的山林,然後又趁著冬天沒來時囤積煤炭,從遼東開原千里迢迢運來,就是為了保證不被凍死。
吃飯,蔬菜沒有,那就醃製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