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平壤的李應仁,立馬嚐到了甜頭。
清軍本身兵力不足,在平壤的防線多是以朝鮮軍為主,清軍主要是呈壓艙石作用。
接連偷襲了數個軍寨,大量的鎧甲、器械,糧草收穫,俘虜的兵馬也納入軍中。
如此一來,不僅物資豐富了,就連士氣恢復許多,李應仁精神大振:
“老子正面打不過,偷襲總是可以吧!”
炎炎夏日,對於習慣於溫涼的女真人來說可謂是煎熬,此消彼長,老子定然能拖死滿清。
可惜,就在他準備大肆動手時,朝鮮王李淏則快馬加鞭,送來了求援的訊息。
數萬兵馬齊動,準備圍攻平壤城。
想到這,李應仁第一時間就是不不理會,平壤城極其堅固,一時半會絕不會攻陷。
但他又對於朝鮮兵的實力萬分懷疑。
同樣都是朝鮮兵馬,歸降清軍的朝鮮軍,一個個嗷嗷直叫,打的平壤朝鮮軍潰不成軍。
尤其是開城一戰,附蟻攻城的主力,可是朝鮮兵馬。
“狗孃養的,不就是編入個八旗朝鮮嗎?怎麼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猶豫半晌後,李應仁還是準備回到平壤,不過並不是守城,而是突襲其後軍糧草,使得其難以為繼。
而這邊,為應對平壤的危局,北京早就特意搬運五座紅衣火炮至平壤,以其守城,威懾滿清。
“李將軍沒回來嗎?”
朝鮮王李淏登上城樓,看著城外陸陸續續如同螞蟻一般的朝鮮軍,一時間被震懾,恢復了良久,才反應過來。
緊隨其後的,則是禮曹參判、大司憲金集,司憲府執義宋浚吉,司憲府掌令宋時烈,以及綾川府院君具仁垕等王親大臣。
而王以文、黃功等從龍漢人,則左右伴隨,以為信任。
“大王,李總兵帶著數千人出城,勝了數仗,竟然不會輕易歸來。”
金集開口道:“幸賴城中還有數千明軍,以及萬餘朝鮮軍,只要好完全準備,以平壤城的堅固,外加紅夷大炮,這些逆賊軍隊奈何不得。”
“逆賊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