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招兵,但凡入軍者,分地千畝。”
在各個千戶所,商業最活躍的地段,漠南總督府派發了告示,鼓勵參軍。
而招募的兵額,也為三千人,再配合兩三千的大同兵馬,就足以控制整個漠南地區了。
之所以分地,而不是直接給錢,則考慮到了漠南的經濟狀況,土地多爾人口少。
短短二十年,林丹汗、滿清征伐,再到大明徵討,整個漠南地區的總人口,不超過十萬。
地廣人稀,分發草場既能促進發展,又能拉攏人心,可謂是一舉兩得。
千畝草場,放養的話,只能湊合養百隻羊,但也足夠讓人邁進小康了。
“為大明效力,就是保護佛法,清除惡鬼的功德事——”
在各寺廟,享受大量免稅土地供奉的和尚們,也紛紛開口,在信眾中宣揚參軍的好處。
而在政治上,總督府明告各百戶、副千戶,千戶,他們的子侄兄弟,必須要有人參加,絕不是遺漏。
如此多管齊下,三千精挑細選地騎兵就組建完畢了,只剩下操練了。
就在這時,在大同練兵的劉廷傑聞言,大喜過望,忙派人問候。
話裡話外,就是想要借兵。
“用兵河套?果然是不消停。”
聽聞劉廷傑的想法後,張國維沉默了,感嘆連連。
相較於漠南地區的荒廢戰亂,河套可是兵強馬壯,鄂爾多斯部和土默特部雙雄爭霸,總戶超過三萬。
這也是當年追殺林丹汗時,被滿清順手拿下的。
“下官看來,大同府如今兵馬不過萬人,騎兵雖然操練得力,但怕是很難在河套撒野。”
萬練看得清楚,直聲道:“糧草不濟,則是其最大的短板。”
“這麼說,他還看上了咱們的羊?”
張國維捋了捋鬍鬚,頗有幾分驚詫。
“劉廷傑是邊軍出身,自然曉得草原運糧的苦難,所以他想借蒙古人的法子,一邊趕羊一邊行軍。”
萬練小心地猜測著,但臉上卻寫著自信。
“方法好倒是好。”張國維忽然一笑:“但是羊也不是白送的,讓他拿糧食來換,省得被民夫們半路上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