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六十四章戰爭的腳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四章戰爭的腳步 (1 / 3)

尋找一條從西方抵達東方的商道,是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原因。

而如今奧斯曼帝國橫據地中海,在君士坦丁堡肆無忌憚,大增商稅,吃得盆滿缽滿,引得商人們極大不滿。

至於海上,由於蘇尹士運河尚未開啟,從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再到印度,再到東方,一趟旅途以年為單位,極其折磨人。

如果從俄羅斯,就能直接跟東方接觸,獲得昂貴的絲綢和瓷器,路途不僅更加安全,也更近和方便了。

這邊說一句,早在十三四世紀,聰明的義大利人就學會了瓷器和絲綢,佛羅倫薩早就成了紡織中心。

這兩項技術,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義大利在歐洲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但不止是技術差點的問題,西方人對於絲綢和瓷器的追求,在於那東方的神秘味道。

瓷器在歐洲普及後,不是東方產的瓷器,貴族們不用。

越是東方的,越是正宗。

由此催生了一條又一條的海船。

相較於奧斯曼人,俄羅斯到底也是通行法語的,勉強屬於文明國家。

此時的歐羅巴,各國貴族的官方語言,不再是那繞口難懂的拉丁語,而是優雅的法語。

顯然,跟一個文明國家做生意,自然是講究規則的。

於是,訊息向西,傳到了烏克蘭立陶宛聯邦,而向北,透過波羅的海,傳達到了瑞典,丹麥,經過漢薩同盟,廣泛地傳到了法國、英格蘭,荷蘭等國家。

因為一場攻防戰,神秘的東方,充滿財富的絲綢之路,再次出現在歐洲人的口中。

日趨衰敗,壟斷波羅的海貿易的漢薩同盟,一時間竟然有點回光返照的味道。

普魯士、奧地利等諸侯國,都想借著漢薩同盟的這條皮,重新接上俄羅斯人。

對於西方的波瀾,遠在緬甸的孫可望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自從離開了雲南之後,他在木邦堅守了一年多,抵禦了東籲王國的數次進攻,然後我就想趁其不備,直接偷襲其國都。

但是很可惜,失敗了。

不過他並不氣餒,因為摸清了東籲國的虛實。

看上去極為強勢的東籲國,其實不過是大領主帶著小領主打仗罷了。

僅僅靠著木邦地區,他直襲其國都,消減的東籲王的實力。

如此一來,領地飽受摧殘,東籲王實力大減,麾下的土司貴族們也漸漸指揮不動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