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城市,但吐魯番卻是部落極多,圍繞著三座城池附近的部落超過了百個。
就此,高一功也果斷,縣城軍管,部落強制普及百戶制。
就像是察哈爾一樣,按照部落的大小,分為百戶、副千戶,千戶三等,部落們有兵役、賦稅兩項義務,而明軍則用軍隊進行保護。
另外玉門關外,在哈密和肅州之間的廣闊地域,部眾甚多,洪武年間的罕東衛所在。
更是在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瓜州所在,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南路線的重要節點。
其在向西幾百裡,就是羅布泊所在了。
所以,內閣幾人考慮一陣,就設安西府,轄其瓜州、哈密二縣。
哈密作為吐魯番的門戶,設哈密縣隸屬於安西府,自然是為了更好的挾制吐魯番。
經此,大明國土向西擴張五百餘里,多下兩府五縣,部民過十萬。
如果非要有個概念,那麼拿下吐魯番後,明軍距離日後的烏魯木齊,只有四百里,距離天山北麓的準噶爾部,也不遠了。
有鑑於地盤擴張,以及吐魯番的處境,所以擴軍自然勢在必行。
在稟明朝廷後,甘肅一省,擴軍至三萬,其中在吐魯番,即高昌府就駐紮了一萬五千人。
這對於天山附近的和碩特部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
要知道,在固始汗帶領四萬大軍出征青藏高原後,和碩特部在天山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由其大侄子鄂齊爾圖汗統領。
此時的和碩特部,部民只有四萬餘帳,雖然威壓漠西蒙古諸部,但距離恢復到鼎盛時期還有一段路程。
因此,鄂齊爾圖汗莫名的心慌了。
由不得他不慌,實在是明軍實力太彪悍了。
曾經逼迫衛拉特四部西遷到察哈爾部被滿清打沒了,而滿清又被大明打沒了,這明軍的戰力太可怕了。
最佳的明證,就是近在眼前的吐魯番數萬大軍,被明人三下五除二的直接乾沒了,葉爾羌國屁都不敢放下,
不得已,他只能召集衛拉特四部(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會盟,商議此事。
其中,土爾扈特部西遷至裡海附近,伏爾加河下游,衛拉特只有三部。
漠西蒙古不等於衛拉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