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察哈爾部所牧之地,一直是韃靼人所在,由於內外長城的防守,蒙古內鬥,其一直找不到縫隙。
等到蒙古小王子達延汗統一漠南、漠北後,從弘治年間開始,北京的邊患就嚴重了,京畿之地也常遭受襲擾。
朵顏三衛成了過去式,察哈爾部就成了大患。
如果給達延汗一個廟號的話,一箇中宗是完全合適的,蒙古三部收復兩部,而且分封家族,肅清了北元以來的異姓領主。
扯遠了。
歷史上,有鑑於察哈爾部的重要性,秦朝甚至設立了察哈爾都統一職,直接統帥此地。
這幾年來,北京對於察哈爾一直懷柔,又是通商又是守城,而且還輸送了大量的糧食助其渡過荒年,還不是怕其亂起來?
如今水到渠成,也該收拾果實了。
把察哈爾部一分為三,汗帳在此放牧,其餘兩部則北遷,空出位置來。
“我願意遷徙……”布達裡咬著牙,頗有幾分悲憤在裡頭。
察哈爾好啊,距離北京近,這位置沒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不過,遠離了北京,宣大總督怕是管不到了吧!
“那便好。”
皇帝微微一笑:“你們也莫要跑得太遠,就在西遼河附近畜牧吧,逼近科爾沁部。”
“這裡可是一片肥沃之地,不亞於你們目前所在,再者說,在以前也是你們察哈爾部的老草場了……”
察哈爾部以前東至廣寧,西達河套,可謂是整個漠南在手,但經過滿清一番毒打,只能龜縮在宣大以北的一小塊地方。
即燕山以北,赤峰、承德附近,小半的牧場都貼著長城邊,都是明朝退縮的土地。
如今東遷,則向東北方向行進佔據科爾沁的地域,威逼其倒向大明。
如果察哈爾部東遷,還能擠壓草原各部,甚至能從側面配合明軍襲擊滿清。
這一番解釋,布達裡才鬆了口氣。
不過接下來皇帝的舉措,卻讓他失神。
皇帝以琪琪格苦悶為藉口,要求布達裡將能跑的子女送到北京,陪伴這位姑姑。
另外,對於察哈爾親王布林尼,也有五六歲的年紀,也該來北京了。
而為了照顧其子,其母來北京也就很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