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科正之輕聲道:“如今將軍年幼,明人乘虛而入,朝廷若是再起波瀾,幕府可就飄搖了。”
德川幕府五十載統治,早已經深入人心。
全日本此時兩千萬石高,將軍及旗本直領八百萬石,加上譜代大名,親藩大名,合計超過一千五百萬石。
真正的外樣二五仔,合計加一起也不過五六百萬石左右,關鍵還天南地北,人心不齊。
所以,打垮幕府容易,但要征服日本,可就難咯!光是幕府的幾百大名,就足以讓人累吐血。
你把將軍抓了,隔天那些親藩譜代大名就能擁護新的將軍,依靠著雄厚的基礎,照樣能統治日本。
更關鍵是,日本火器盛行,人家在入侵朝鮮時,火器比中國先進多了,還仿製了大量的弗朗機炮。
甚至在大阪圍攻戰中,德川家康就擁有數十門大型歐式艦炮,一舉奠定勝利,
而珍貴的御營,就那麼浪費了,兩敗俱傷。
即使日本大亂,幾十年後怕是又會再立一幕府,新幕府哪裡有閉關鎖國的江戶幕府來的舒服。
而日本土地貧瘠,跟朝鮮有一拼,唯一的優勢產業還只是金銀礦。
與其消耗大量的軍隊和人力物力,不如直接壓服,從而將其收入大明朝貢經濟圈。
說白了,如果純粹的依靠洩憤,就讓幾萬御營來消耗幕府,絕對是最愚蠢的做法,有這精力還不如去打沙俄佔地盤。
把日本收納,讓它世世代代成為明臣,這種從精神上的徹底征服,遠比戰爭來得容易和自然。
朱靜自然不知皇帝所想。
他心中則認為,如果把日本降服如朝鮮,不止是倭寇沒了,整個天下就真的是明土了。
“日本雖然之前被封為國王,但到底只是貪圖貿易,此次必然要壓服其國……”
他這般思量著,卻感覺不對勁。
日本書籍是漢字,官員也懂漢話,甚至對於一些,儒家經典也說的頭頭是道,比他還懂,還要改的是什麼呢?
“沒錯,是禮儀——”
他一個翻身坐起:“應該如朝鮮一般,賜予郡王袍,百官樣式服,禮節符合周禮,才算是真正的屬國……”
又過兩日,琉球水師途徑鹿兒島藩剿匪的訊息傳到江戶,直接把幾個老中給震驚了。
“明國之船,是吾國安宅船數倍,甚至鹿兒島藩直言,其船弦兩側安有南蠻炮——”
保科正之臉色難看得述說道。
所謂的南蠻炮,指的是當年德川家康炮擊大阪的數十門重炮,其強大的威力,至今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