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琉球知府張煌言攜地方官吏,恭請聖安——”
“聖躬安——”
朱靜點點頭,然後請出來聖旨。
一番四六駢文,只有寥寥百餘字,端是簡單,與往日大為不同。
內容就很簡單,要求東海水師,琉球府上下必須配合天使出使日本。
張煌言雖然不清楚這出使目的是什麼,但看到從東海水師帶來的百艘大船,以及配合的琉球水師,這總歸不是一個小事。
酒宴上,張煌言也是儒雅之人,轉了幾個圈,才問起琉球府一事。
何時從正四品升到從三品?
幾個知縣也伸長脖子巴望著,他們也聽到了風聲。
“此時朝廷已經在議論了。”
朱靜飲了一杯酒,澹澹道:“阻力也是有的,但八九不離十。”
“如今所議的,乃是何等府才為從三品。”
“哦?”張煌言一喜,隨即猜測道:“可是如琉球這般的?”
“沒錯。”朱靜高看了其一眼,說道:“在洪武年間,納糧20萬石以上為上府,上府知府從三品;10萬石以上20萬石以下為中府,中府知府是正四品;10萬石以下為下府,下府知府從四品。”
吞噬
“如今除卻應天、順天二府,餘者皆是正四品,兩餘年還未變過。”
“朝廷中許多人言語,可以納稅百萬塊銀圓為上府,官至從三品……”
“如此,豈不是被江南佔據?”張煌言搖頭:“據我所知,松江府,蘇州府,常州,乃至於揚州府,怕是都會是上府吧!”
“是啊,北官們則認為這是江蘇為己謀劃,斷然是不準的。”
朱靜失笑道:“要知道內閣中可沒有一個南人。”
這也是紹武朝的特色,中上層官員,內閣六部,都察院、小九卿,南方人寥寥無幾。
而在中下層,則多為南方人。
張煌言聞言,心中一暗,沒辦法,南人都在南京投降了,流放到了廣西教書育人去了。
“依我看,琉球必然是穩的,還得加上一個臺灣府,以及遼東、綏遠、甘肅幾個府,越是窮鄉僻壤之地,官階越高。”
朱靜毫不避諱地說出來,讓眾人一愣。
不過人家出使日本,沒幾個月根本回不來,到時候塵埃落定,這番話根本就起不來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