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寵幸的是蒙古妃嬪琪琪格。
卻說,琪琪格還是第一次有榮幸和皇帝一起用膳,入殿一看,才領略到所謂‘天家富貴’。
擺設在一張大長方桌上的菜餚,起碼也有二三十樣菜餚,食具是一式硃紅字細瓷的加蓋海碗,或者直徑近尺的大盤。
除此以外,還有四張小膳桌,分別置放點心、小菜、火鍋與粥膳。飯不準叫飯而叫‘膳’,吃不準稱吃而稱‘進’,所以吃飯叫‘進膳’。
琪琪格緊張在端坐在那裡,宮女遞上沉甸甸金鑲牙快,同時視皇帝眼光所到之處,報著菜名。
這樣一種吃飯的方式,在琪琪格做夢想不到的。
她總還是年輕人,在那麼多人注視之下,真個舉箸躊躇,食不下咽。而不知道為什麼,心中又突然想到神廟上供的情形,又不免忍俊不禁,差一點笑出聲來。
內侍們哪裡見過這般無禮的妃子,一個個氣得眉頭直跳,眼神都快吃人了。
朱誼汐卻不以為意,笑道:“看著如此多的菜餚,確實有些浪費了。”
“但是沒得辦法,皇帝不由人,總不能讓人摸去了喜好,只能這般亂來了。”
說著,他無奈地指了指海碗中的銀牌,彷彿是個書籤,躺在每一道菜中:
“說是為了防毒而設,如果食物中下了毒,銀牌一沾這些食物就會發黑,無稽之談。”
《劍來》
這一來,琪琪格笑得更歡騰了,多日來的鬱悶,也就一掃而空。
話雖如此,但朱誼汐卻不曾讓人去了銀牌。
他知道緣由,但其他人不知道。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威懾。
其他的如嘗菜等事,他也盡由規矩,吃了也是炒菜,但卻是涼後再蒸熱的。
只有到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開了小灶,眼巴前看著,心才放下。
眼瞅著皇帝臉上也堆滿了笑,內侍們才鬆了口氣,知曉這位蒙古妃子是皇帝的開心果,解悶的。
琪琪格是實在人,又或者是蒙古人節約的風氣,不得不鼓著小臉,努力加餐,猶如一隻勤奮的小倉鼠,禮節全無,分外的可愛。
只是膳食實在太豐富了,就算淺嘗輒止,也嘗不到三分之一,便覺得脹飽無比,而進膳的時間,卻整整花了一個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