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豈不是能給我養老,傳承高家的香火。
畢竟好歹也有一半的高氏血脈。
“不行,我得上書朝廷,收復哈密,收復西域,時不待我。”
高一功忙起身,準備上一封密摺。
於是,前腳跟後腳,葉爾羌的結盟書剛上來,來自於甘肅的請戰書就來了。
皇帝第一時間瀏覽的是密匣。
高一功說的很明白,優勢有三點。
其一,整合數年的甘肅兵強馬壯,士兵們嗷嗷待哺,需要一個地方給發洩出來,而哈密正合適。
第二,金甌無缺,恢復洪武舊土,哈密衛本來就是大明的國土,即使是羈糜地,也由不得葉爾羌佔據。
第三,葉爾羌汗國鞭長莫及,等他們派兵來到哈密,黃花菜都涼了,哈密守兵對明軍來說不堪一擊。
朱誼汐微微點頭,隨即又看了看葉爾羌的結盟書信。
無非是老一套,只求結盟對敵,互不侵犯啥的,什麼也不想付出。
隨後,內閣四人接到了皇帝的傳喚,又開始了一場臨時會議。
圍繞著主題,則是葉爾羌。
閣臣們已然知曉葉爾羌的結盟書,對此甚至表示憤怒。
呂大器維持著莽撞的人設,第一個發言,憤怒道:“區區一個葉爾羌,民不過百萬,城不過數座,稱作汗國也罷了,竟然想與大明結盟。”
“它也配?”
這話,屬於赤、裸、裸的歧視,但卻得到眾人的認可。
就連朱誼汐此時也能理解其憤怒。
帶入儒家的世界觀,天下只有大明是文明國家,次一級是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等屬國,最底層的則是野蠻的蒙古人等。
葉爾羌國不過是察合臺餘孽,在他們眼中與科爾沁部,察哈爾部並無不同,都是鄙視了底層。
再者說,葉爾羌向大明朝貢,等於是屬國的身份,屬國與宗主國結盟,這就跟兒子跟爸爸拜把子一樣荒唐可笑。
而在葉爾羌人眼裡,我朝貢你是怕惹麻煩,還怕斷了財路,是惠而不費的行為。
咱倆都是國與國,結盟是正常的行為。
價值觀的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