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十五章西域動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西域動態 (2 / 3)

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對於災害更是推波助瀾,即使是山西那樣的地界,對於牧民來說也是頂好地界。

這幾年來的統計,綏遠省囊括了河套地區,幅員遼闊,比甘肅還要大,但漢蒙加在一起,也不過二十五萬帳,六十萬人。

所以銅礦的產出對綏遠來說是件大好事,足以再招募幾千人,穩固根基了。

很快,綏遠有礦的訊息傳到了北京,內閣歡騰,又多了一個財源。

鑄造銅錢不賺錢,但鑄銅圓卻能賺大發。

戶部每年因銅圓獲利過百萬。

如張國維所想的那樣,即使是個儲量不太大的銅礦,朝廷依舊是上心了。

畢竟有一就有二,值得投入。

工部立馬派遣數百名工匠千里迢迢運送而來。

隨後,在陰山又發掘了鐵礦,錫礦,以及石灰礦等礦,還有稀少的金銀伴生礦。

綏遠真的有礦。

“太好了。”

相較於張國維升官的樂趣,劉廷傑最喜出望外則是城池的修建。

曾經稜堡大展神威,力扛滿清,其赫赫威名下,由瓦礫混合石灰的水泥極其不顯眼。

但劉廷傑知道,如今的水泥大為改進,開始用鍊鐵的爐渣與石灰,黏土混雜,形成了新水泥。

效果則更好了。

如今鐵爐要是立起,爐渣不缺,再加上石灰的開採,新水泥立馬就來了。

“撫臺,這九原城將堅不可摧。”

劉廷傑開懷大笑。

明國在草原上統治越來越穩固之時,西北地區的葉爾羌汗國,則瞄準了時機,向大明朝貢臣服。

葉爾羌汗國,東察合臺汗國的後裔建立的國度,曾經抵達中亞的巴爾喀什湖一帶,一度自稱吉爾吉斯汗。

如今分裂的東西兩部恢復了一統,但卻元氣大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