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個理!”
張慎言贊同道:“馬萬年受秦誥命教誨,殺敵勇猛,乃是不可多得的良將,再繼續下去伯、侯有望,石柱宣撫司也不宜存在了。”
“不過,秦誥命威名遠揚,忠貞不二,朝廷若是直接收回石柱,怕是不合情理。”
“不合情理,那就讓他合乎情理。”
呂大器直奔主題,竟然有了一絲武夫的豪邁:
“馬氏忠烈滿門,秦誥命其夫、其子、其弟,都身陷戰場,為國盡忠,朝廷追贈個爵位,也是合適的,”
“如此一來,順水推舟就能收回宣撫司了。”
“就授秦良玉為石柱伯,其孫馬萬年可襲爵。”
朱誼汐直接開口,也不吝嗇什麼爵位了。
僅憑著秦良玉三個字,就值了這個伯爵之位。
當然歷史上南明授予的忠貞侯,只是爵位不值錢了,他自不能照貓畫虎了,一個伯爵已經很厚重了。
在前幾年的補充下,勳爵體系得到了更新。
公侯伯子男之下,就是千戶、百戶,共七等。
男爵減等後,可一次襲爵千戶、百戶,從而傳承三代。
子爵同樣。
到了伯爵,就可承襲至百戶後,不再減了,可以世襲。
侯爵至千戶,公爵至男爵。
這樣一來,勳貴們也不算出生入死一場,總算給自己掙下一副傳承數百年的家業。
歷史上那麼多朝代,名爵基本上都是世襲,除了宋朝壓制武夫,喜歡用終身爵,其他的都不例外。
就連滿清,別看宗室們一直降爵世襲,但是其他的武夫們卻依舊世代襲爵。
別的不提,施琅的靖海侯,可是傳承了200年,十三代,直到清末。
這些大大小小的民爵,基本上在滿清超過千人,漢人佔據了四百多人,都是拉攏那些投降的明軍頒發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算不錯。
“馬家有了雙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