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在一片收穫的喜悅中變得喧鬧。
吳王的冊封,不亞於火上澆油,添了三分熱鬧,市井中議論紛紛,對此於太子之位可謂是爭論不休。
不過這對於鄭森來說,他對於太子不太關切,皇帝春秋鼎盛,對太子爭議的太早。
老友黃宗羲從知縣平調入京,擔任都察院山東監察御史,雖說依舊是正七品,但卻是清貴的職務。
職責專屬察糾內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面彈劾,有的密封奏章彈劾,以及清查兩京獄訟案件的審理有無拖延枉曲,巡視京都軍營,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等事宜。
說白了,就是找茬的。
最重要的,就是其經常充任各地鄉試考官,會試同考官,監考,武舉考官等,說白了就是刷卷。
如果有專任,則如巡鹽、巡茶、巡漕等。
“首輔此時如此表態,怕是官運不長!”
同一座包廂,同樣政績出色的黃宗羲,則感慨起來。
兩人的前途都是極其遠大。
“你是說,首輔的位置?”鄭森凜然:“趙公畢竟是從龍之臣,陛下向來寬厚……”
“這也說不準。”黃宗羲淡淡道:“畢竟是犯了忌諱。”
“為人臣者忠其事,趙閣老無愧是其職。”
“可惜,如今只有左右都御史、僉御史能上疏皇帝,咱們只能彈劾百官了。”
“當今不好伺候,咱們不夠格呢,讓上官去上疏吧!”鄭森不以為然。
對於目前的權力,他已經滿足了。
不過,幹監察御史是真的爽,僅這個月,黃宗羲就彈劾順天府三件事,基本上都客客氣氣地解決了。
這給予他極大的羨慕。
“年底又要走了。”鄭森突然嘆道:“到時候又要與黃兄分離了,突然就有些不捨。”
出使了一趟琉球,主事幹到年底就比較合適,揹負著資歷,他們現在就得開始考慮了。
進士們任官的新規矩則是地方——京城——地方,這樣輪轉著來。
“京官下放地方,按照慣例是要加一級,我這次怕是要擔任正六品的州同知,亦或者府推官,府六署。”
黃宗羲輕聲道:“你想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