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然如此,但這股力量仍舊不可小覷。
“煩不勝煩!”
王應熊躺在搖椅上,穿著單薄的外衣,一旁兩個揮舞蒲扇的丫鬟,但依舊汗流浹背。
“江南畢竟是朝廷根基。”
吏部尚書姜宏圖則年歲大了,坐在那飲著熱茶,並不覺得太熱。
“這倒是。”王應熊點點頭,附和道:“不到戶部,不知江南三地之盛。”
在北方清一色免稅三年,半稅兩年期間,大明的財政全靠南方來支撐。
安徽、江蘇、應天府三地,一年所納的淮鹽,就超過了六百萬塊,關稅,商稅也有幾百萬之多。
而在田稅上,由於江南多栽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畝納三分的負擔並不大,反而比之前輕鬆了許多。
江南百姓更是雀躍,終於能正常的納稅了。
要知道在前明時,光是蘇州府一年的田稅,就能上繳八十萬兩;松江府一年就能貢獻200萬匹布帛,而全國上供也不過六七百萬。
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此四省佔據了朝廷賦稅的半壁江山,所以江南絕不能出亂子。
“小懲大誡。”
高宏圖搖搖頭,露出一絲笑容:“誰說人心惶惶,但到底不是什麼掉腦袋的事,不過是那群大膽計程車紳犯了朝廷忌諱。”
“想來,等過段時間,這群人就能有結果了,你可得勸勸他們,莫要太沖動了。”
說著,高宏圖嚴肅道:“當今,可是個吃軟不吃硬的,別鬧到最後不可收拾。”
“我明白。”王應熊點點頭,露出自信地笑容:“一切我都懂。”
幾日後,朝廷就有了決議,將這些人等,全部遷移至寧夏、甘肅二省,田產全部沒收,僅留浮財傍身。
讓這群人去邊疆為大明添磚加瓦,總算沒鬧出人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