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被服廠,則規模較為寒酸,幾百臺機子在運轉,婦人們甚至還有閒心在談話。
這也怪不得她們。
在中興機大肆發展後,京畿附近的紡織場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軍營的紡織場怎麼也比不過。
所幸皇帝對陝商們較為信任,將大部分的軍中春秋兩衣,鞋襪、軍帳等紡織產品,一股腦的交給他們。
這樣一來,朝廷解放了生產力,無需維持龐大的紡織廠,省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更是短時間內完成換裝,
而商人們則獲利匪淺,軍裝可是源源不斷地大單子。
軍中的紡織場,則只是將戎袍新增軍銜樣式,半月,圓月,太陽等,可謂是輕鬆自在。
“陛下,如今紡織場最多,無論是衣裳還是軍帳都是不缺的,短時間內都能集齊。”
“我明白!”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物資,朱誼汐拿起一個布靴,透眼一瞧,立馬也多了一片羊絨。
若是在冬日,想必是極暖和的。
尤記得在陝西時,軍中簡陋,普通的將士不過是一件布鞋,只有精銳的火器營才能穿上布靴。
甚至某些時期,寒冬臘月的,將士們只能穿著草鞋,凍瘡看得人發昏。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不外如是。
出生入死,吃不飽穿不暖,還養活不了家人。
“陛下對兵卒們極好。”一旁的閆國超讚嘆道:“無論是吃食還是衣料,總能讓人舒坦。”
“就是耗費太多了些。”
王應熊也知曉了皇帝的心思,作為戶部尚書的他,此時也緊隨而來,看著眼前的物資,止不住地感嘆道:
“養十萬軍,比養十萬官還要多哩!”
“軍隊乃是國家柱石,豈能懈怠。”
朱誼汐知道他是心疼錢,心中不以為意,隨口道:
“戶部要撥出五百萬塊銀圓來。”
“陛下?您是要開戰?”
“沒錯。”
朱誼汐坦然道:“儲備軍糧,軍資,紹武五年,必然要收復遼東,洗刷薩爾滸之恥。”
無論多爾袞是否死去,滿清問題必須解決。
人心這個問題,很是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