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四十四章爵位與改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爵位與改姓 (1 / 3)

羊毛紡織業的興盛,推動了市場增長,更是讓許多人看到了利益所在。

來自於綏遠、察哈爾的羊毛,只能勉強供應整個北京城,對於偌大的北方來說,遠遠不夠。

所以,目光長遠的人,已經開始大範圍地進行養羊,從而獲得需要的羊毛。

百姓們喜歡羊毛的暖意,對於軍隊來說,而大量的羊毛,就是軍人來說不亞於救命的鎧甲。

此次宣鎮出兵察漢浩特,就是因為普及了羊毛內襯,從而讓士兵們不再畏懼嚴寒,更是可以在草原進行作戰。

某種意義來說,羊毛就是戰略物資。

如果按照幾千年來的傳統,朝廷這時候就會大力鼓動百姓養羊,從而控制羊毛利益,從根本擷取羊毛。

這種粗暴的手段,朱誼汐是不會用的。

他只是做了兩件事,一是對於羊毛關稅調到最低,即十五稅一。

二是令人放出大量的綿羊充斥市場。

減稅,這意味著利潤的增高。

放羊,這是堅定那些心動而無條件的商人。

至於普通人,養羊的風險太大,目前不適合一窮二白的普通人。

而且,說實話,蒙古羊毛又短又粗,只能說是將就,最適合的羊毛還得培養。

東北遼闊的草原,才是最適合放羊的地方。

而伴隨著中興機的盛興,整個北京城,中興機就超過了萬臺,更是有許多搬到了天津府,就近獲取棉花。

紡織業呈現出一派興盛的模樣。

受其影響,百姓們冬日倒是捨得買上一件冬衣,而普通的布料卻大肆降價。

原本男耕女織的景象被打破。

不過,晚明以來隨著商品經濟的活躍,道德倫理進一步淪喪,規矩也一步步地被踐踏。

崇拜金錢與財富的商品經濟社會思潮席捲,從而促使了大量女人走出家門,投入到紡織業之中。

漫步走在街道上,朱誼汐身著白衣,好似個普通的讀書人,但是俊逸的面容,白皙的臉蛋,依舊出賣了他。

成功上位司禮監掌印太監,田仁越發地殷勤起來,落後皇帝半步,臉上寫滿了恭敬。

隨著海運的暢通,來自於嶺南等地的物產,如瑪瑙、象牙、玳瑁、珊瑚,珍珠等奢侈品,也逐漸佔據一席之地。

來自於西方的商品,寥寥無幾,只有鐘錶和油畫,算是暢銷,

尤其是油畫,寫實性極強,女性角色美輪美奐,惹得某些人想要珍藏欣賞一番。

隨意一瞥,就是一句老話:“市面上活泛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