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世祖> 第四十章財政與補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財政與補救 (2 / 3)

朱誼汐擺了擺手,想著其六十二歲的年紀,一時間有些心軟:“賜座。”

“謝陛下。”王應熊擦了擦冷汗,道:

“如今商稅與地方五五分,據老臣所知,每縣一年多則萬餘塊,少則千餘,不一而足。”

“對於江南等地而言,如今這些官吏,應付起來自然綽綽有餘,但如貴州、雲南、甘肅、陝西等省,商賈較少,又缺田稅,虧空已然避免不了。”

“虧空啊!”

朱誼汐嘆了口氣。

地方衙門虧空,要麼停發俸祿,要麼從上交朝廷的賦稅中暫扣。

這對於財政來說,危害極大。

“商稅雖好,但卻多為細水長流,地方繁盛不一,商賈不齊,對於某些地方而言,實不如田賦……”

“我知道!”

皇帝沉默了。

商品經濟的繁榮,只是對於平原地區效果明顯,對於那些山區,則效果等若於無。

“戶部整理一下,天下府縣,不再按繳糧來劃分,而是換算成銀圓來分。”

朱誼汐揮舞了下手,補救起來:“上縣三七,中縣四六,下縣五五,據此而行,戶部可要好好去做。”

明朝之後,縣的分等,不再按照戶口,而是按照繳納錢糧數目,糧10萬石以下為上縣,6萬石以下為中縣,3萬石以下為下縣。

如今自然要重新造冊,梳理州縣。

“是!”達成了目的,王應熊頗有幾分歡喜:“那,商稅呢?”

“商稅如故,依舊是五五。”

朱誼汐猶豫片刻,對於比例沒有更改。

雖說對上縣行三七,能夠增加中央收入,但卻不利於商業的繁榮,打擊地方的能動性。

畢竟商業繁榮的地方,治理難度也會加大,更需要錢來維持。

“陛下,如今商稅司已立,不如將稅課司局給罷黜?”

坐到了戶部尚書的位置,王應熊屁股決定腦袋,就想著裁撤官吏,直接道:“讓他們領兩份俸祿,著實浪費。”

“不行,稅課繁重,我讓他們領兩份俸祿,就是故意為之。”

皇帝斷然拒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